字典帮 >古诗 >感与(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9-07

感与(二首)

明代  刘基  

二月江南雪片飞,吴山寒色动征衣。
莫寻花径防泥滑,且掩衡门待日晞。
弱柳先舒应自损,蛰虫已出更安归。
乾坤处处旌旗满,肉食何人问采薇。

感与(二首)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感与(二首)翻译及注释

《感与(二首)》是明代刘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二月飘雪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

江南的二月里,雪花飞舞,像片片白色蝶翼在空中飘荡。吴山的寒冷色彩使人感到寒意,也让穿着征衣的人们不禁颤栗。此时不宜寻找那些被泥泞湿滑的花径,而是应该暂时关闭家门,等待阳光的出现。

春天来临时,柔弱的柳枝先行舒展,但却可能自身受损。蛰伏的虫类已经开始出来觅食,它们对于归巢已然安然无恙。整个天地间,到处都挂满了旌旗,象征着各个地方的权力和荣誉。但是,有谁问起我这个平凡之人的生活和食物来源呢?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南二月的雪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雪花、寒冷的山色、柳枝和虫类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象有所触动,反思了权力与平凡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江南的冬天景色,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人也在间接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触动和对权力与平凡生活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感与(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gǎn yǔ èr shǒu
感与(二首)

èr yuè jiāng nán xuě piàn fēi, wú shān hán sè dòng zhēng yī.
二月江南雪片飞,吴山寒色动征衣。
mò xún huā jìng fáng ní huá, qiě yǎn héng mén dài rì xī.
莫寻花径防泥滑,且掩衡门待日晞。
ruò liǔ xiān shū yīng zì sǔn, zhé chóng yǐ chū gèng ān guī.
弱柳先舒应自损,蛰虫已出更安归。
qián kūn chǔ chù jīng qí mǎn, ròu shí hé rén wèn cǎi wēi.
乾坤处处旌旗满,肉食何人问采薇。


相关内容11:

招隐(五首)

绝句(三首)

登庐山

侍宴钟山应制(时兰州方奏捷)

王母赠寿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画九首
    晃漾金银帆殿开,萧森杉柳隔纷埃。只容逋客骑驴到,不许朝官引骑来。...
  • 为启初门和尚题山水图
    天下名山随处有,画图流传亦良久。祗园道人展横幅,观者称夸同一口。苍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怀之不......
  • 感兴(五首)
    落日悲风云满川,家家闭户少炊烟。也知渤海无龚遂,漫忆邯郸有鲁连。三尺青萍思出匣,数茎白发望......
  • 杂诗(三十三首)
    急雨涨潢潦,沟池成五湖。青蛙与耿黾,得意鸣相呼。自谓乐无似,至足不求馀。蓬莱有玄鹤,曾见东......
  • 春日杂兴(五首)
    春雾冥冥木叶稠,苍鹰拂羽化为鸠。莫将松桂夸桃李,柱下先生早白头。...
  • 秋日即事(八首)
    寒星无数月如钩,槁叶呼风入敝裘。人世可怜唯有老,镜中憔悴梦中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