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书会别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08

书会别亭

宋代  王安石  

西城路,居人送客西归处。
年年借问去何时,今日扁舟从此去。
春风吹花落高枝,飞来飞去不自知。
路上行人亦如此,应有重来此处时。

书会别亭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会别亭翻译及注释

诗词:《书会别亭》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西城路,居人送客西归处。
年年借问去何时,今日扁舟从此去。
春风吹花落高枝,飞来飞去不自知。
路上行人亦如此,应有重来此处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书会别亭》是宋代文人王安石所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离别的情景和人生的无常。

诗中描述了居人在西城路上送客归途的情景,每年都会询问离别的时间,而今天则是乘坐小舟离开。春风吹拂着花朵,使它们从高枝上纷纷飘落,飞来飞去,不自知自己的归宿。与此同时,路上的行人也如此,他们也许会再次回到这个地方。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生的离别和变迁,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似之处。人们常常面临离别和变迁,而春风吹散的花朵和行人的离去都成为了象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的行为来表达这种离别和无常的主题,展示了人生中的情感和命运的无常性。

《书会别亭》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和变迁的主题,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意深远,给人以启示,使人对生命的无常和珍惜产生共鸣。

书会别亭拼音读音参考

shū huì bié tíng
书会别亭

xī chéng lù, jū rén sòng kè xī guī chǔ.
西城路,居人送客西归处。
nián nián jiè wèn qù hé shí, jīn rì piān zhōu cóng cǐ qù.
年年借问去何时,今日扁舟从此去。
chūn fēng chuī huā luò gāo zhī, fēi lái fēi qù bù zì zhī.
春风吹花落高枝,飞来飞去不自知。
lù shàng xíng rén yì rú cǐ, yīng yǒu chóng lái cǐ chù shí.
路上行人亦如此,应有重来此处时。


相关内容11:

化城阁

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

怀舒州山水呈昌叔

杂咏五首

道逢文通北使归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示俞秀老
    缭绕山如涌翠波,人家一半在烟萝。时丰笑语春声早,地僻追寻野兴多。窣堵朱甍开北向,招提素脊隐......
  • 重游草堂次韵三首
    僧残尚食少,佛古但泥多。寒守三衣法,饥传一钵歌。宽闲每迸竹,危朽漫牵萝。怊怅庭前柏,西来意......
  • 访隐者
    童子穿云晚未归,谁收松下著残棋。先生醉卧落花里,春去人间总不知。...
  • 苦雨
    灵场奔走尚无功,去马来车道不通。风助乱云阴更密,水争高岸气尤雄。平时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久......
  • 四皓二首
    秦敺九州逃,知力起经纶。重利诱众策,颇知聚秦民。颓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采芝商山中,一视汉......
  • 重游草堂次韵三首
    野寺真兰若,山僧老病多。疏锺挟谷响,悲梵入樵歌。水映茅篁竹,云埋茑女萝。拂尘书所见,因得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