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

宋代  王安石  

山蔽吴天密,江蟠楚地深。
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
渺渺随行旅,纷纷换岁阴。
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

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的作品,题名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蔽吴天密,江蟠楚地深。
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
渺渺随行旅,纷纷换岁阴。
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阳道中的旅途景色,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化的思考。诗中山和江分别代表了吴地和楚地,它们高耸壮丽,将天空和大地遮蔽得密不透风。浮云如白玉一般堆积,落日如黄金般倾泻而下。诗人形容了浩渺的旅途和岁月的更迭,暗示着人生的瞬息万变。最后,作者感叹自己虽然身处纷乱的时世,但通过写诗来表达对物象的赞美,整理自己的心灵,以应对时代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山和江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和庄严,与此同时,浮云和落日的形容则强调了时光的短暂和不可持久。作者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反映了人生的变化和岁月的流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通过写诗来收拾自己的心灵,以应对纷乱和变化的时代。诗人将诗咏物视为一种力量,使他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这种积极的态度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在表达对自然和时光的感慨之余,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化的思考,同时表达了通过写诗来整理心灵、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念。它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诗境和思想情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táng gōng sān shǒu qí yī dōng yáng dào zhōng
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

shān bì wú tiān mì, jiāng pán chǔ dì shēn.
山蔽吴天密,江蟠楚地深。
fú yún duī bái yù, luò rì xiè huáng jīn.
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
miǎo miǎo suí háng lǚ, fēn fēn huàn suì yīn.
渺渺随行旅,纷纷换岁阴。
qiáng jiàng shī yǒng wù, shōu shí jì shí xīn.
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


相关内容11: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

赠宝觉

别雷国辅之皖山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

寄沈鄱阳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化城阁
    曾宫凭风回,两岸闻锺声。百里见秋毫,构云有高营。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像视大江奔,众山遥......
  • 读墨
    谁为尧舜徒,孔子而已矣。人皆是尧舜,未必知孔子。伯夷不辱身,柳下援而止。孔子尚有言,我则异......
  • 老树
    去年北风吹瓦裂,墙头老树冻欲折。苍叶蔽屈忽扶疏,野禽从此相与居。禽鸣无时不可数,雌雄各自应......
  • 怀舒州山水呈昌叔
    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符鸠。不知此地从君处,亦有他人继我不。尘土生涯休荡涤,风波时事只......
  • 杂咏五首
    白头重到太宁宫,玉佩琼琚在眼中。歌舞可怜人暗换,花开花落几春风。...
  • 道逢文通北使归
    朱颜使者锦貂裘,笑语春风入贝州。欲报京都近消息,传声车马少淹留。行人尽道还家乐,骑士能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