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朗陵二禅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齐己
2025-07-19

寄朗陵二禅友

唐代  齐己  

潇湘曾宿话诗评,荆楚连秋阻野情。
金锡罢游双鬓白,铁盂终守一斋清。
篇章老欲齐高手,风月闲思到极精。
南望山门石何处,沧浪云梦浸天横。

寄朗陵二禅友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寄朗陵二禅友翻译及注释

寄朗陵二禅友

潇湘曾宿话诗评,
荆楚连秋阻野情。
金锡罢游双鬓白,
铁盂终守一斋清。
篇章老欲齐高手,
风月闲思到极精。
南望山门石何处,
沧浪云梦浸天横。

中文译文:

寄给朗陵山二位禅友

在潇湘曾经留宿,谈论诗词评点,
在荆楚连绵的秋季中阻止了我的野情。
金戒指停止游历时,我的双鬓也变得白发苍苍,
铁碗不曾离开,一直守持着清净精神。
我的文章和作品渐渐想与高手们并齐,
风月之间闲坐思绪达到极致精妙。
向南望朗陵山门,石头在何处?
沧浪江上的云和梦在天空中泛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借寄给朗陵山上的两位禅宗友人,表达了对诗歌和文学的追求,并抒发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人在第一句中提到自己曾在湘、潇两地留宿过,与他人讨论过诗词。这表明诗人对诗歌和文学的兴趣和才华。接着,诗人在第二句中提到自己在荆楚地区度过的一段时间,这里的“连秋阻野情”意味着现实的困扰与束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提到金锡和铁盂,金锡代表了诗人放弃的游历和享受的世俗欲望,而铁盂则象征了诗人守一斋清静的心境。诗人说金锡罢游时,双鬓却已经白发苍苍,这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对诗歌和清净生活的追求。

在后两句中,诗人提到自己的文章和作品,说自己渐渐想要与高手们并齐,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诗歌水平的追求。同时,诗人在闲坐之间思绪达到了极致精妙,显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清醒和思考。

最后,诗人向南望朗陵山门,询问山门上的石头在何处,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困惑。沧浪云梦浸天横,表达了诗人对幻想和梦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诗歌、清净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由、追求和哲理的追求。诗词意境优美,用词简洁而质朴,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寄朗陵二禅友拼音读音参考

jì lǎng líng èr chán yǒu
寄朗陵二禅友

xiāo xiāng céng sù huà shī píng, jīng chǔ lián qiū zǔ yě qíng.
潇湘曾宿话诗评,荆楚连秋阻野情。
jīn xī bà yóu shuāng bìn bái,
金锡罢游双鬓白,
tiě yú zhōng shǒu yī zhāi qīng.
铁盂终守一斋清。
piān zhāng lǎo yù qí gāo shǒu, fēng yuè xián sī dào jí jīng.
篇章老欲齐高手,风月闲思到极精。
nán wàng shān mén shí hé chǔ, cāng láng yún mèng jìn tiān héng.
南望山门石何处,沧浪云梦浸天横。


相关内容11:

寄谷山长老

对菊

送幽禅师

匡山寓居栖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怀钟陵旧游因寄知己
    洗井僧来说旧游,西江东岸是城楼。昔年淹迹因王化,长日凭栏看水流。真观上人栖树石,陈陶处士在......
  • 寄蜀国广济大师
    冰压霜坛律格清,三千传授尽门生。禅心尽入空无迹,诗句闲搜寂有声。满国繁华徒自乐,两朝更变未......
  • 泊洞庭
    槐柳未知秋,依依馆驿头。客心俱念远,时雨自相留。浪没货鱼市,帆高卖酒楼。夜来思展转,故里在......
  • 韶阳微公
    曲江晴影石千株,吾子思归梦断初。有信北来山叠叠,无言南去雨疏疏。祖师门接园林路,丞相家同井......
  • 偶题
    时事懒言多忌讳,野吟无主若纵横。君看三百篇章首,何处分明著姓名。...
  •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
    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