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23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唐代  杜甫  

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
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
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
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
短景难高卧,衰年强此身。
山家蒸栗暖,野饭谢麋新。
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
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翻译及注释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外地归来,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感慨万千的心情。

诗的第一首是在驿站看到旧友戴安道的时候写的。诗人在回乡的途中,经过了一片陌生的峡谷,感叹自己已经离开家乡太久了,连原来的行踪都找不到了。见到了旧友戴安道,对方似乎是在习家池边闲适地养着马,不用太过奢华。诗人在这篇诗中唤起了对戴安道的怀念之情,描写了乡村简朴的生活,有一种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二首诗则是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乡后的生活状态。虽然诗人已经年老,但是他却坚强地继续着辛勤劳作。诗中描绘了农家山野的景色,蒸栗散发出暖意,野饭也让人感到新鲜美味。诗人表示自己在社交方面遭遇了一些困境,但他并不强求社交,反而因此追求了淡泊的生活。诗末提到了一个牧童和田父,暗示诗人生活在田园间,与大自然更加亲近。

这首诗以诗人回乡的心情为线索,描绘了他对旧友的思念,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纯朴生活的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和对现实的坚守。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óng yì cì cǎo táng fù zhì dōng tún èr shǒu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xiá nèi guī tián kè, jiāng biān jiè mǎ qí.
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
fēi xún dài ān dào, shì xiàng xí jiā chí.
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
xiá xiǎn fēng yān pì, tiān hán jú yòu chuí.
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
zhù chǎng kàn liǎn jī, yī xué chǔ rén wéi.
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
duǎn jǐng nán gāo wò, shuāi nián qiáng cǐ shēn.
短景难高卧,衰年强此身。
shān jiā zhēng lì nuǎn, yě fàn xiè mí xīn.
山家蒸栗暖,野饭谢麋新。
shì lù zhī jiāo báo, mén tíng wèi kè pín.
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
mù tóng sī zài yǎn, tián fù shí wèi lín.
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相关内容11:

赠别(一作赠寄权三客舍)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东郊迎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戏鸥
    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
  •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宋公旧池馆,零落守阳阿。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更识将军树,悲风日......
  • 奉赠萧二十使君
    昔在严公幕,俱为蜀使臣。艰危参大府,前后间清尘。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王凫聊暂出,萧雉只......
  • 云山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元水宿,何事有......
  • 送房元直赴北京
    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临岐未断归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诗。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
  • 示獠奴阿段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