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示獠奴阿段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23

示獠奴阿段

唐代  杜甫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示獠奴阿段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示獠奴阿段翻译及注释

《示獠奴阿段》

山木苍苍落日曛,
竹竿褭褭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馀沥,
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
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
怪尔常穿虎豹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活在山林中的獠奴(南方少数民族),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诗中以山木苍苍、落日曛暮来描绘山林的景色,以竹竿细泉、郡人争夺馀沥来描绘獠奴们与自然资源的争夺。而獠奴阿段独自寻找水源,却无法听到传声,表现出他的困境和孤独。最后两句则描绘了阿段曾经惊讶于陶侃胡奴的异样,但他自己却常常穿行在虎豹群中,显示出他对于野生动物的熟悉和亲近。

这首诗通过描绘獠奴阿段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獠奴阿段作为少数民族的困境和孤独,以及他们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微小的人物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状态,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示獠奴阿段拼音读音参考

shì liáo nú ā duàn
示獠奴阿段

shān mù cāng cāng luò rì xūn, zhú gān niǎo niǎo xì quán fēn.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
jùn rén rù yè zhēng yú lì,
郡人入夜争馀沥,
shù zǐ xún yuán dú bù wén.
竖子寻源独不闻。
bìng kě sān gēng huí bái shǒu, chuán shēng yī zhù shī qīng yún.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céng jīng táo kǎn hú nú yì, guài ěr cháng chuān hǔ bào qún.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相关内容11: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东郊迎春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房元直赴北京
    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临岐未断归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诗。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
  • 云山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元水宿,何事有......
  •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筑场看敛积,一学楚......
  • 晚晴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
  •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壮夫思感决,哀诏惜精灵。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封侯意疏阔,编简为......
  • 青丝(青丝白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怀恩)
    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不闻汉主放妃嫔,近静潼关扫蜂蚁。殿前兵马破汝时,十月即为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