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襄阳曲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9-06

襄阳曲

唐代  李端  

襄阳堤路长,草碧柳枝黄。
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襄阳曲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襄阳曲翻译及注释

《襄阳曲》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描绘了襄阳的美景以及主人公贾生对名门闺女的悲恸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襄阳堤路漫长,青草绿柳黄。哪家女儿晚间打扮着,红纱帐里有灯光。凤钗翠羽闪亮光,欲出却不出脂粉香。与她同住的女伴穿着美丽的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贾生十八岁被称为才子,却空得一颗痛心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襄阳的春景和贾生对名门闺女的思念之情为主题。

首先,诗人以对襄阳堤路的描绘,展示了襄阳春天的青草与绿柳的美景,给人以明快的感觉。接着,诗人以谁家的女儿打扮着妆容出现在红纱帐后的场景,展现了闺门中女子对于美的追求。贾生亦似是被女子的美丽所吸引,表现出对那位名门闺女的思念和仰慕之情。

诗人在描绘红纱帐后的景象时,以雀钗和翠羽来形容女主人公的打扮,突出了她的高贵和美丽。同时以欲出却不出脂粉香,表现出女主人公并不轻易展露自己的美丽,给人以神秘感和期待感。

在最后两句中,贾生被称为才子,但却只能一人独自悲伤,表现出他对名门闺女的思恋和无奈之情。以此,衬托了贾生与女主人公之间的阶级差异,诗人通过这种差异展示了名门世家的庄重与清高,以及普通人对美的憧憬和向往。

整首诗以简约的描写,表达出贾生对闺门女子的思恋之情,通过描绘春景和闺门女子的美丽,展示了贾生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同时也传递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襄阳曲拼音读音参考

xiāng yáng qǔ
襄阳曲

xiāng yáng dī lù cháng, cǎo bì liǔ zhī huáng.
襄阳堤路长,草碧柳枝黄。
shuí jiā nǚ ér lín yè zhuāng,
谁家女儿临夜妆,
hóng luó zhàng lǐ yǒu dēng guāng.
红罗帐里有灯光。
què chāi cuì yǔ dòng míng dāng, yù chū bù chū zhī fěn xiāng.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tóng jū nǚ bàn zhèng yī shang, zhōng tíng hán yuè bái rú shuāng.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jiǎ shēng shí bā chēng cái zǐ,
贾生十八称才子,
kōng dé mén qián yī duàn cháng.
空得门前一断肠。


相关内容11:

答郭黄中孤云首章见赠

送耿拾遗湋充括图书使往江淮

送渭南崔少府归徐郎中幕

过楼观李尊师(一作过李尊师院)

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别愁已万绪,离曲方三奏。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落日望寒涛,公门闭......
  • 柳杨送客(一作扬州万里送客)
    青枫江畔白蘋洲,楚客伤离不待秋。君见隋朝更何事,柳杨南渡水悠悠。...
  • 瘦马行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眼中有泪皮有疮,骨毛焦瘦令人伤。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
  • 冬夜集张尹后阁
    乘龟兼戴豸,白面映朱衣。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应门常吏在,登席旧寮稀。远客长先醉,那知亚......
  • 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
    红枝欲折紫枝殷,隔水连宫不用攀。会待长风吹落尽,始能开眼向青山。...
  • 清如玉壶冰
    玉壶冰始结,循吏政初成。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瑶池惭洞澈,金镜让澄明。气若朝霜动,形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