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嘉定间赠丁寺丞使虏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宓
2025-11-25

嘉定间赠丁寺丞使虏

宋代  陈宓  

故宫龙德尚如新,忍使衣冠拜虏尘。
九世旧仇犹有憾,百年中国岂无人。
金缯第一休教遣,伯侄从今莫强亲。
天与此时那可共,堂堂虏使正精神。

嘉定间赠丁寺丞使虏翻译及注释

《嘉定间赠丁寺丞使虏》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宫龙德尚如新,
忍使衣冠拜虏尘。
九世旧仇犹有憾,
百年中国岂无人。

这首诗词以嘉定间(指南宋时期的和议)为背景,描绘了当时与北方民族金国的和议派遣虏使的情景。诗词开头提到了故宫,将龙德(指皇帝)的尊严与威严比喻为新的,意味着中国的尊严依然存在。然而,作者在下文中表达了内心的矛盾。

"忍使衣冠拜虏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屈辱和痛苦,他不得不屈服于外族的压迫,以示服从。这种屈辱使作者感到痛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九世之久的仇恨依然存在。

"九世旧仇犹有憾,百年中国岂无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仇恨的延续和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坚持。尽管历经九世之久的敌对关系,中国依然有人继续坚守民族尊严。

"金缯第一休教遣,伯侄从今莫强亲"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金国虏使的不满和愤慨。金缯指的是金国皇帝赐给宋使者的礼物,作者暗示不应接受这种屈辱的礼物。作者还强调了伯侄之间的亲情,暗示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而背叛国家和家族的尊严。

最后两句"天与此时那可共,堂堂虏使正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形势的无奈和对虏使的精神品质的称赞。作者认为当时的政治局势造成了无法与天共济的困境,虏使虽然身处敌国,但仍保持着一种正直和威严的精神。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国与金国的和议派遣虏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屈辱和仇恨的痛苦,以及对中国民族精神和尊严的坚守。诗中的矛盾情感、对历史仇恨的延续和对家族尊严的坚守,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嘉定间赠丁寺丞使虏拼音读音参考

jiā dìng jiān zèng dīng sì chéng shǐ lǔ
嘉定间赠丁寺丞使虏

gù gōng lóng dé shàng rú xīn, rěn shǐ yì guān bài lǔ chén.
故宫龙德尚如新,忍使衣冠拜虏尘。
jiǔ shì jiù chóu yóu yǒu hàn, bǎi nián zhōng guó qǐ wú rén.
九世旧仇犹有憾,百年中国岂无人。
jīn zēng dì yī xiū jiào qiǎn, bó zhí cóng jīn mò qiáng qīn.
金缯第一休教遣,伯侄从今莫强亲。
tiān yǔ cǐ shí nà kě gòng, táng táng lǔ shǐ zhèng jīng shén.
天与此时那可共,堂堂虏使正精神。


相关内容11:

石堂

和傅粹梅岩之什·清浅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熙春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林堂长及林教龙门三滩之什
    渴绝河流几万年,如何枵腹卧大湫。挟风长使天难暑,嘘气能令岁有秋。倦客拟将陪杖屦,高村赢得擅......
  • 与友人中元作别九月十日复会中间节物不得共
    两逢佳节独登楼,一醉樽前拟并酬。昨日黄华今更好,此宵明月胜中秋。...
  • 挽杨尚书
    子云新著述,伯起旧家声。孝友全天赋,文章与性成。平津期究业,疏傅已传名。独恨门阑士,无因泣......
  • 和白居易西亭诗韵
    不是清高辞好爵,都缘衰病乞身。年来印历依然在,批上东湖第五春。...
  • 竹径
    新笋未全抽,春阴亦类秋。世间惟竹迳,不扫更清幽。...
  • 和王丞迈
    宰县殊无补,初心复负书。极知通一艺,苦恨乏三徐。立志期乾健,流年叹月诸。已拚双鬓白,未必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