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韦蟾
2025-07-19

唐代  韦蟾  

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
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拟折魂先断,须看眼更昏。
谁知南陌草,却解望王孙。

梅作者简介

韦蟾 [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隐珪,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大中七年登进士及第,辟徐商襄阳掌书记。咸通中,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为鄂岳观察使。咸通末,终尚书左丞。其在襄阳与徐商等唱和诗编为《汉上题襟集》,已佚。《生平事迹见《翰苑群书》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旧唐书》卷一八九、《唐诗纪事》卷五八。蟾所作诗,《全唐诗》今存十首。

梅翻译及注释

《梅》是唐代诗人韦蟾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梅花高悬在溪边的树上,枝条茂密,遮挡住了竹子。诗人不禁思考,为何只有桃李等花朵才能够使人忘却尘世的言辞。他想拔取其中一朵梅花来解脱自己的灵魂,但自己的眼睛已经迷糊看不清楚了。于是他发现只有南陌上的一片青草,才能够满足他对王孙的向往。

中文译文:
高高的树枝垂挂在溪水边,鲜艳的梅花开满整株树枝。
低低的枝条挡住了竹子的繁茂。
为什么我们只有桃李等花朵时才能够忘却纷扰的世事。
我欲采摘一枝梅花,但我先折断了我的灵魂,我的眼睛也渐渐昏迷。
谁知道南陌上的一片草地才是我对王孙的期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借意表达了诗人对于灵魂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观察到梅花高悬在溪边的树上,枝条繁茂,给人一种艳丽的景象。但他却反思,为何只有桃李等花朵才能让人忘却尘世之言。诗人渴望采摘一朵梅花来解脱自己的灵魂,但他的视力已经模糊,无法清晰辨认。最后,诗人发现只有南陌上的一片青草,才能够满足他对王孙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及与其他花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内心世界的追寻。诗人通过对梅花和自身的反思,使诗词增加了一层意境,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和共鸣。此诗语言简练,寥寥数词中蕴含深深的哲理和美感,给人以启迪和震撼。

梅拼音读音参考

méi

gāo shù lín xī yàn, dī zhī gé zhú fán.
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
hé xū shì táo lǐ, rán hòu yù wàng yán.
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nǐ zhé hún xiān duàn, xū kàn yǎn gèng hūn.
拟折魂先断,须看眼更昏。
shéi zhī nán mò cǎo, què jiě wàng wáng sūn.
谁知南陌草,却解望王孙。


相关内容11:

昔昔盐二十首·采桑秦氏女

钧天

送滕庶子致仕归江南

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南海府罢南康阻浅行侣稍稍登陆…主人燕饯至频暮宿东溪
    暗滩水落涨虚沙,滩去秦吴万里赊。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离歌不断如留客,归梦初惊似......
  • 石城
    石城夸窈窕,花县更风流。簟冰将飘枕,帘烘不隐钩。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共笑鸳鸯绮,鸳鸯两......
  • 乞假归题候馆
    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邮亭不暇吟山水,塞外经年皆未归。...
  • 天际识归舟
    斜日满江楼,天涯照背流。同人在何处,远目认孤舟。帆省当时席,歌声旧日讴。人浮津济晚,棹倚泬......
  •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
  • 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