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李民载梅花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芾
2025-09-08

和李民载梅花二首

宋代  吴芾  

独坐无聊感岁华,骚人忽寄一枝花。
虽无素手簪罗髻,已觉春生野老家。

和李民载梅花二首作者简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和李民载梅花二首翻译及注释

《和李民载梅花二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作者独坐无聊的感受开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然而,正当作者沉浸在思考之中时,一位骚人却寄来一枝梅花。尽管作者没有华丽的发髻和华美的饰物,但他已经感受到了春天在田园老家降临的迹象。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独坐无聊感岁华,
骚人忽寄一枝花。
虽无素手簪罗髻,
已觉春生野老家。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一枝梅花的突然到来,表达了时光的无情和自然的美好。作者在独自思考时感到无聊,暗示了他对光阴流逝的敏感和对年华逝去的无奈。然而,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一位骚人寄来一枝梅花,这突如其来的礼物打破了他的孤寂,也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诗中提到作者没有华丽的发髻和华美的饰物,但这并不妨碍他感受到春天的到来。这种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是宋代文人的特点之一。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简朴状态,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虽无素手簪罗髻,已觉春生野老家”将诗意推向高潮。诗人以自然的美妙来点明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和家乡的向往。这里的“野老家”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暗示着他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对宁静自然环境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传达了对岁月流逝和自然美好的思考和感慨。它呈现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敬仰,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之美。

和李民载梅花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lǐ mín zài méi huā èr shǒu
和李民载梅花二首

dú zuò wú liáo gǎn suì huá, sāo rén hū jì yī zhī huā.
独坐无聊感岁华,骚人忽寄一枝花。
suī wú sù shǒu zān luó jì, yǐ jué chūn shēng yě lǎo jiā.
虽无素手簪罗髻,已觉春生野老家。


相关内容11:

括苍陈与叟携所撰春秋义例见过书于卷后

再用前韵坚使帅凌歊之约

送明老游雁荡五首

病中有作

领客赏海棠雪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孟世功秋日吴江见寄
    扁舟西去气凌云,坐看鱼龙跃浪纹。风起白苹初日晚,霜雕红叶欲秋分。忘机鸥鹭情相狎,入笔江山句......
  • 与江朝宗丁宗功饮酒梅花下二首
    一笑未易得,今朝岂偶然。故园方自适,我辈更相便。好月好花夜,不寒不暖天。莫辞拼一醉,为我棹......
  • 梅怨
    几年不见主人归,及见开时又别离。若也有花无分赏,何如休种满园池。...
  • 和王知府惠双井茶
    摘从双井尚余香,远寄山翁见未尝。咀嚼新芽味新句,陡惊冰雪沃枯肠。...
  • 生朝有感
    每岁逢生日,予心喜复悲。新年六十六,能得几多时。...
  • 送王龟龄得请还乡
    和气融融动白苹,欢传千里政方新。若为摆落游珍馆,不顾悲啼拥画轮。鲸海无津堪纵目,雁山如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