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25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

明代  刘基  

汉殿千门锦绣开,不堪一夜柏梁灾。
鲁般骨朽萧何死,肠断无人为取材。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翻译及注释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是明代刘基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汉殿千门锦绣开,
不堪一夜柏梁灾。
鲁般骨朽萧何死,
肠断无人为取材。

诗意:
这首诗以汉代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描绘柏梁宫的灾难与历史人物的遗憾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逝去的辉煌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柏梁宫的描绘,展现了它的繁华与壮丽。"汉殿千门锦绣开"这句诗描绘了宫殿的壮丽景象,以锦绣来形容门的开启,表达了宫殿的华美和庄严。然而,接下来的一句"不堪一夜柏梁灾"却揭示了宫殿的即将毁灭的命运。这里的"柏梁灾"指的是柏梁宫的火灾,以一夜之间的灾祸来表达宫殿的短暂和易逝。

接下来的两句"鲁般骨朽萧何死,肠断无人为取材"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遗憾之情。"鲁般"指的是鲁国的孔子,"萧何"指的是西汉名相萧何。这两句诗以历史人物的名字来象征历史的消逝,通过描述他们的骨朽和死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无尽惋惜和遗憾。"肠断无人为取材"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珍贵材料已经失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于后人无法再从中获取启示和借鉴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汉代宫殿和历史人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历史辉煌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无尽遗憾之情,以及对于历史的短暂和易逝的感慨。这种对于兴衰、消逝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情感共鸣。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hé shí mò gōng jiàn jì wǔ jué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

hàn diàn qiān mén jǐn xiù kāi, bù kān yī yè bǎi liáng zāi.
汉殿千门锦绣开,不堪一夜柏梁灾。
lǔ bān gǔ xiǔ xiāo hé sǐ, cháng duàn wú rén wéi qǔ cái.
鲁般骨朽萧何死,肠断无人为取材。


相关内容11:

过苏州(九首)

旅兴(四十首)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题画四首

南游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旅兴(四十首)
    死别不可追,生别那可思。悼往恨节促,待来恚时迟。人生百岁间,苦乐相牵攀。念生复念死,何时一......
  • 题杂画卷子
    山川出云霓,谿谷藏虎豹。枯树缯绫身,怪石磈罍貌。竹枝如琅玕,烟雨昏幕罩。梅花雪中开,的砾珠......
  • 无题
    秋声肃杀本天真,即事关心总动神。簌簌肥辞删老调,萧萧瘦语寄恒春。无情物外谁翻案,有限生前我......
  • 秋日即事(八首)
    北风吹雁过萧萧,旅馆青灯共寂寥。蓬鬓一时成白雪,老来禁得几秋宵。...
  •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五首)
    舍北草池寒己枯,草中时复见菰蒲。滥泉觱沸无留鲋,弱藻蒙茸不系凫。绿叶红花空代谢,春蛙秋蚓任......
  • 感时述事(十首)
    五谿旧三苗,蛇蚓相杂处。其人近禽兽,巢穴依险阻。起居任情欲,斗狠竞爪距。况能识君臣,且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