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隔帘闻歌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20

隔帘闻歌

明代  高启  

叶逐散声飞,湘云隔妓衣。
谁能偷卷看,认是小丛非。

隔帘闻歌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隔帘闻歌翻译及注释

《隔帘闻歌》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隔着帘幕听到歌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叶逐散声飞,
湘云隔妓衣。
谁能偷卷看,
认是小丛非。

这首诗词的诗意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首先,诗中的"叶逐散声飞"可以理解为风吹动树叶的声音,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而"湘云隔妓衣"则描绘了帘幕之间的隔阂,暗示了作者与美好事物之间的距离。诗中的"谁能偷卷看,认是小丛非"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又感到无法真正接触和拥有。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隔阂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其次,诗中运用了意象的手法,通过树叶飘落的声音和帘幕的隔阂,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最后,诗词的结构简洁明了,字句简练,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隔帘闻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隔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运用了意象的手法和简练的语言,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隔帘闻歌拼音读音参考

gé lián wén gē
隔帘闻歌

yè zhú sàn shēng fēi, xiāng yún gé jì yī.
叶逐散声飞,湘云隔妓衣。
shuí néng tōu juǎn kàn, rèn shì xiǎo cóng fēi.
谁能偷卷看,认是小丛非。


相关内容11:

山中别宁公归西坞

题徐山人画赠内弟周思恭

题朱氏梅雪轩

书东圃老翁壁

西清对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焚香
    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心事共成灰,窗间一翁坐。...
  • 送陈四秀才还吴
    君是故乡人,同作他乡住。同来不同返,惆怅临分处。手把长干花,回望长洲树。恐起忆家心,愁题送......
  • 水上盥手
    盥手爱春水,水香手应绿。沄沄细浪起,杳杳惊鱼伏。惆怅坐沙边,流花去难掬。...
  • 泛南溪(二首)
    清辉泛悠悠,东与前溪合。菱叶间荷花,风来秋飒飒。久行愁寂境,忽有人烟杂。我欲发棹讴,渔师肯......
  • 送叶山人
    岁晚麻衣冒雪寒,高歌欲去醉长安。山瓢行负知何有,半是诗丸半药丸。...
  • 汉宫
    酒醒金屋曙河流,愿赐铜盘一滴秋。他日君王作仙去,瑶池犹幸得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