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田野狐兔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元稹
2025-07-27

田野狐兔行

唐代  元稹  

种豆耘锄,种禾沟甽。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割鹄喂鹰,烹麟啖犬。
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
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田野狐兔行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田野狐兔行翻译及注释

《田野狐兔行》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田野中的种植和狩猎活动,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对比,表达了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存竞争。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种豆耘锄,种禾沟甽。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割鹄喂鹰,烹麟啖犬。
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
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田野里的种植和狩猎活动,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生存竞争的局面。诗中的各种动物形象,如豆苗、狐狸、兔子、鹰和犬等,代表了不同的角色和利益关系。

首先,诗人描述了农田里的种植活动,用词简练而生动。种植豆子和禾苗需要经过耕耘、插秧等繁重的劳动,而丰收后的庄稼则成为动物们的食物来源。禾苗粗壮,豆子饱满,狐狸和兔子则是害虫,需要被割除,以保护庄稼的生长。

然后,诗人描述了狩猎场景,使用了割鹄喂鹰、烹麟啖犬的象征性表达。鹰怕兔子的细毛,而犬被狐狸引诱,这揭示了狩猎中的相互欺骗和求生存的竞争。狐狸和兔子相互依存,而鹰和狗则互相残杀。这种相互制约和竞争的图景,借以反衬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后两句“日暗天寒,禾稀豆损。鹰犬就烹,狐兔俱哂。”表达了农田的季节性变化和自然界的无情律。当日暮天寒,庄稼稀疏,豆子减少时,鹰和犬就会被人烹饪,而狐狸和兔子则嘲笑他们的命运。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农事和狩猎场景,以及动物的行为,深刻表达了生存竞争的残酷和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种植和狩猎活动的描绘,以及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存竞争的对比,表达了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残酷现实。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示了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存和竞争,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田野狐兔行拼音读音参考

tián yě hú tù xíng
田野狐兔行

zhǒng dòu yún chú, zhǒng hé gōu zhèn.
种豆耘锄,种禾沟甽。
hé miáo dòu jiǎ, hú gǔ tù jiǎn.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gē gǔ wèi yīng,
割鹄喂鹰,
pēng lín dàn quǎn.
烹麟啖犬。
yīng pà tù háo, quǎn bèi hú yǐn.
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hú tù xiāng xū, yīng quǎn xiāng jǐn.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
rì àn tiān hán, hé xī dòu sǔn.
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yīng quǎn jiù pēng, hú tù jù shěn.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相关内容11: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九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

山中杂兴 其十

九里山中 其一

山中杂兴 其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漫兴 其七
    处处言离乱,纷纷觅隐居。山林增气象,城郭转空虚。侠客思骑虎,溪翁只钓鱼。诸生已星期,那得论......
  • 示师文 其一
    生涯犹未定,归去勿来迟。故里虽云好,吾家正及饥。敬尊须重礼,对母说新诗。梅竹平安否?先书报......
  • 杂吟 其三
    巢父诚辟世,许由真隐沦。势利既已忘,天子不得臣。栖身碧山中,洗耳清涧滨。悠悠太古怀,坐看花......
  • 题李十八知常轩
    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惊人味久长。盖世功名棋一局,藏山文字纸千张。无心海燕窥金屋,有意江鸥傍......
  • 戏题大年防御芦雁
    挥毫不作小池塘,芦荻江村落雁行。虽有珠帘藏翡翠,不忘烟雨罩鸳鸯。...
  • 有感
    昨夜秋风吹草堂,客中气象太凄凉。饥来一字不可煮,虚过半生徒尔狂。亲老每惭疏菽水,儿痴安忍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