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9-11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

宋代  黄庭坚  

红药山丹逐晓风,春荣分到豨莶丛。
朱颜颇欲辞镜去,煮叶掘根傥见功。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翻译及注释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夜风雨中,花朵凋谢药力尽,唯有一丛豨莶仍然郁郁葱葱,我心中得意地题字戏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夜风雨之后,花朵凋谢、药物的功效消失,唯有一丛豨莶仍然茂盛欣欣向荣。诗人以此为题材,表达了对豨莶的赞美和自嘲。他以得意的心情,将豨莶作为题材进行戏谑的创作。

赏析:
1. 自然景观与人情感的对比:诗中通过描绘一夜风雨后的景象,将花草的凋谢与豨莶的茂盛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人情的沧桑。

2. 豨莶的象征意义:豨莶是一种野生的植物,常生长在山野之间。诗中的豨莶在红药山丹凋谢之后依然茂盛,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它的存在成为诗人得意戏谑的对象,折射出诗人坚韧的性格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3. 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表达:诗人以得意的心情题字戏谑,把自己的情感与豨莶联系在一起。他以描绘自然景观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通过诗词表达出来,展现了他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坚韧和乐观态度的赞美。诗人以得意的心情题字戏谑,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悟。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意境真实自然,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拼音读音参考

yī xī fēng yǔ huā yào dōu jǐn wéi yǒu xī xiān yī cóng zhuó zhuó dé yì xì tí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

hóng yào shān dān zhú xiǎo fēng, chūn róng fēn dào xī xiān cóng.
红药山丹逐晓风,春荣分到豨莶丛。
zhū yán pō yù cí jìng qù, zhǔ yè jué gēn tǎng jiàn gōng.
朱颜颇欲辞镜去,煮叶掘根傥见功。


相关内容11:

缺月镜颂

次韵庭诲按秋课出城

睡起二首

赠惠洪

村居 其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九
    飘飘青琐郎,翩翩夹绮衣。媚媚红楼春,昏昏不知归。朝睹绿发润,暮惊白雪飞。只有陶隐居,颇能知......
  • 素梅 二三
    明月满天霜气重,梅花风韵更清妍。鹤飞不带箫声远,春过西泠第二船。...
  • 舟中杂纪 其八
    落日照船窗,残霞映碧江。树低苍翠湿,人杂语言哤。贳酒青衣独,归山白鸟双。驱驰吾未已,惭愧鹿......
  • 山中杂兴 其十
    小艇横河过,残阳隔岸舂。水声清绕屋,山气冷侵窗。卸屐行花径,携书坐石缸。可知耕种好,只拟鹿......
  • 九里山中 其一
    荒苔丛蓧路萦回,绕涧新栽百树梅。花落不随流水去,鹤飞常常白云来。买山自得居山趣,处世浑无济......
  • 山中杂兴 其七
    短策闲寻句,长歌独倚楼。野云迷客思,花雨乱春愁。论事思王猛,看书忆马周。老吾吾道在,一一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