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戏答史应之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20

戏答史应之三首

宋代  黄庭坚  

甑有轻尘釜有鱼,汉庭日日召严徐。
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

戏答史应之三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戏答史应之三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戏答史应之三首》

甑有轻尘釜有鱼,汉庭日日召严徐。
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

中文译文:

家中磨盘上有轻微的尘埃,灶台上有煮鱼的炊烟。
每天在汉庭上召见严徐,不嫌藜藿与我共进餐。
我更展开芭蕉叶,专心学习读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写给史应的回答诗,以戏谑和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亲切和生活的态度。

诗的开篇描述了家中的情景,甑上有轻微的尘埃,灶台上升起了煮鱼的炊烟。这里描绘了平凡的家居生活,展示了诗人平淡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每天都在汉庭上召见严徐。这里的严徐可能是史应的别名或字号,表示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学问或交流心得。这种日常的交往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学术的重视。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不拘小节的态度。诗人说自己不嫌弃与友人一起分享简单的藜藿饭菜。藜藿是一种粗糙的谷物,代表着平凡的生活,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不嫌弃朴素的生活方式,愿意与友人共同体验平凡的日常。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学习的热忱。他展开芭蕉叶,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芭蕉叶是古代书籍常用的书签,通过展开芭蕉叶这一细节描写,诗人显露了自己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描写和诙谐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平凡而充实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和学问的珍视。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摹,传递了一种乐观、豁达和向上的精神风貌,启发人们珍惜当下,勤奋向上的生活态度。

戏答史应之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xì dá shǐ yīng zhī sān shǒu
戏答史应之三首

zèng yǒu qīng chén fǔ yǒu yú, hàn tíng rì rì zhào yán xú.
甑有轻尘釜有鱼,汉庭日日召严徐。
bù xián lí huò lái tóng fàn, gèng zhǎn bā jiāo kàn xué shū.
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


相关内容11:

催公静碾茶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残句:日颗曝乾红玉软

吉老两和示戏答

次韵任君官舍秋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高士敦赴成都钤辖二首
    捧日高宣事,东京四姓侯。军中闻俎豆,庙胜脱兜鍪。烧烛海棠夜,香衣药市秋。君平识行李,河汉接......
  • 和凉轩二首
    打荷看急雨,吞月任行云。夜半蚊雷起,西风为解纷。...
  • 题东坡竹石
    怪石岑崟当路,幽篁深不见天。此路若逢醉客。应在万仞峰前。...
  • 题文潞公黄河议後
    澶渊不作渡河梁,由是中原府库疮。白首丹心一元老,归来高枕梦河隍。...
  • 对酒次韵寄怀元翁
    花光渐寒食,木燧催国火。沽酒鸟劝人,怀贤吾忘我。事往堕甑休,心知求田可。可人不在眼,樽俎思......
  • 彭女礼北斗图颂
    白足礼江沙,七星在云表。洗心无一尘,缺月西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