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28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

宋代  王之道  

九郡疮痍赖拊存,年来和气浃江村。
此恩未易论天报,请看于公大里门。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

诗意:
这首诗是王之道写给陈勉仲赠送淮西漕吴介的二首诗之一。诗人表达了对淮西地区经历了九郡疮痍的破坏后得以修复和重建的感慨和赞美。他赞颂了这片土地上人们团结合作、和睦相处的和气,以及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关怀与爱护。诗人向陈勉仲表达了对他的感谢之情,并请求他转达自己的谢意。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的同时,融入了感恩之情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淮西地区九郡疮痍得以修复的景象,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重视和赞美。他将这种修复归功于人们的共同努力,形容他们和气相处、和睦相邻的情景。这种和谐氛围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和对家园的热爱。

诗中的"拊存"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淮西地区的关怀和爱护,他认为这种关怀和爱护是这片土地得以修复和重建的原因之一。同时,诗人对这份恩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请陈勉仲代为转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谢意,以及对人们和睦相处和努力修复家园的精神的赞赏。

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淮西地区的感慨和赞美,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们对团结、和睦和家国情怀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融合,诗人通过这首诗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期望。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chén miǎn zhòng zèng huái xī cáo wú jiè zhī èr shǒu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

jiǔ jùn chuāng yí lài fǔ cún, nián lái hé qì jiā jiāng cūn.
九郡疮痍赖拊存,年来和气浃江村。
cǐ ēn wèi yì lùn tiān bào, qǐng kàn yú gōng dà lǐ mén.
此恩未易论天报,请看于公大里门。


相关内容11:

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

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

秋日郊行

赠蓑衣道人

哀陈夫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石碛明因院因李端叔韵
    楚汉干戈地,岿然见此山。艰难思帝业,牢落漫禅关。野鸟惊人散,江湖到岸边。明朝又东去,空羡阿......
  • 久客和子远用老杜韵
    舟解风还顺,江神亦世情。滞留三月过,攀送一帆轻。行此关吾道,穷通任此生。梅梢春已动,冰雪漫......
  •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情似长江流不断,事如芳草剗还生。此身何苦浮名绊,正拟花时取次行。...
  • 观梅和陈天予韵
    断桥疏竹带山幽,装点诗人觅句愁。多谢双鱼传尺素,绝胜斗酒得凉州。...
  • 和孔纯老按属邑二首
    杨柳依依半掩扉,新晴疏影弄斜晖。好花觅句忍轻负,幽鸟劝沽良重违。閒爱青苔缘砌上,静看蝴蝶扑......
  • 和徐季功墨梅
    閒想窥池倒影,戏成落笔斜枝。纵涅难缁玉质,细看何似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