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26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宋代  王之道  

情似长江流不断,事如芳草剗还生。
此身何苦浮名绊,正拟花时取次行。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翻译及注释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是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纷繁琐碎事务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以描绘长江流动的情景作为开篇,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以表达情似长江一般源源不断的特点。随后,作者运用芳草剃刀的比喻,将琐碎的事务与芳草生长相对应,暗示事物的繁杂与不断涌现,并通过此景,表达了对于生活琐事的感慨。

接下来,作者以自身为例,质问自己为何被虚名所困扰,暗示了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抓住时机、及时行动的决心和意愿。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琐事和功名利禄的思考和感慨。诗意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思索,也流露出对于追求真实、及时行动的渴望。

赏析这首诗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中通过描绘长江流动和芳草生长的情景,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诗情更加生动鲜活。这种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意境,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

2. 比喻的运用:诗中作者运用了芳草剃刀的比喻,将琐碎的事务与芳草生长相对应,把握了事物的变化和不断涌现。这种比喻使诗词更具形象感,同时也突出了生活琐事的繁杂和无穷。

3. 对于功名利禄的思考:诗中作者质问自己为何被虚名所困扰,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这种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于个人价值的思考。

4. 时机和行动的决心: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抓住时机、及时行动的决心和意愿。这种决心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于改变现状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以及对于生活琐事和功名利禄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及时行动的渴望和追求。诗意深邃,富有哲理,引发人们对于生活意义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shū shì chéng lì yáng xiàn sū rén zhòng bā shǒu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qíng shì cháng jiāng liú bù duàn, shì rú fāng cǎo chǎn hái shēng.
情似长江流不断,事如芳草剗还生。
cǐ shēn hé kǔ fú míng bàn, zhèng nǐ huā shí qǔ cì xíng.
此身何苦浮名绊,正拟花时取次行。


相关内容11:

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

秋日即事二首

和王觉民梅花诗

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

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时雨二绝和赵积中韵
    稻花时候一犁雨,天意从人无间然。我亦摧颓穷甚矣,烦君试考小行年。...
  • 和天衣聪老五首
    达磨东来不记年,一灯然处百灯然。顾从清净求明了,应喜晨斋学省缘。...
  • 再和董令升雪二首
    春雪初融作燕泥,梅花零落杏花齐。遥山扫翠云初敛,芳草铺青路欲迷。别恨每忧儿辈觉,老怀终为世......
  • 久客和子远用老杜韵
    舟解风还顺,江神亦世情。滞留三月过,攀送一帆轻。行此关吾道,穷通任此生。梅梢春已动,冰雪漫......
  • 题石碛明因院因李端叔韵
    楚汉干戈地,岿然见此山。艰难思帝业,牢落漫禅关。野鸟惊人散,江湖到岸边。明朝又东去,空羡阿......
  •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
    九郡疮痍赖拊存,年来和气浃江村。此恩未易论天报,请看于公大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