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陕下投姚谏议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频
2025-07-28

陕下投姚谏议

唐代  李频  

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梦永秋灯灭,吟孤晓露明。
前心若不遂,有耻却归耕。

陕下投姚谏议作者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陕下投姚谏议翻译及注释

陕下投姚谏议

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梦永秋灯灭,吟孤晓露明。
前心若不遂,有耻却归耕。

译文:
我曾担任官职在东鄙,如今西行游历楚荆。
夜晚坐听风雷,长年行走山水之间。
不断做梦,灯火永远在秋天熄灭,黎明时分独自吟唱露水的明亮。
如果以前的心愿未能实现,我宁愿回归田野务农,也不愿失去耻辱。

诗意:这首诗讲述了作者李频放弃官职,离开自己的家乡,在东鄙从事旧业的经历。他辗转西行,游历楚荆,身临山水之间,细心感受自然的美妙。他夜晚沉思,听风雷,深思熟虑。在他的梦里,他看到了灯火在永远的秋天熄灭,而黎明时分,他独自吟唱着明亮的露水。尽管他的前程并未顺利,但他宁愿归耕田野,也不愿丧失耻辱。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诗人放弃官职,离开东鄙,追求个人的理想和自由,选择了与自然相伴而行的旅程。他在旅途中体验到了山水的壮丽,深夜静寂中的风雷之声,以及清晨的露水,都成为他创作的灵感。尽管他的前途未能如愿,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价值观,并且保持了内心的坚韧和清醒。诗中的反思和追求自由的态度,对于当时的社会和个体来说,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陕下投姚谏议拼音读音参考

shǎn xià tóu yáo jiàn yì
陕下投姚谏议

jiù yè zài dōng bǐ, xī yóu cóng chǔ jīng.
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
fēng léi jǐ yè zuò, shān shuǐ bàn nián xíng.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mèng yǒng qiū dēng miè, yín gū xiǎo lù míng.
梦永秋灯灭,吟孤晓露明。
qián xīn ruò bù suí, yǒu chǐ què guī gēng.
前心若不遂,有耻却归耕。


相关内容11:

嵩山夜还

宿怜上人房

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时淮南从事

冬夜山中寻友

送于生入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
    岂得有书名,徒为老帝京。关中秋气早,雨后夜凉生。沧海身终泛,青门梦已行。秦人纵相识,多少别......
  • 华阴韦氏林亭
    自有林亭不得闲,陌尘宫树是非间。终南长在茅檐外,别向人间看华山。...
  • 赠立规上人
    竹向空斋合,无僧在四邻。去云离坐石,斜月到禅身。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
  • 黔中罢职过峡州题田使君北楼
    巴中初去日,已遇使君留。及得寻东道,还陪上北楼。江冲巫峡出,樯过洛宫收。好是从戎罢,看山觉......
  • 送友人往太原
    离亭聊把酒,此路彻边头。草白雁来尽,时清人去游。汾河流晋地,塞雪满并州。别后相思夜,空看北......
  • 题商山庙
    偶出云泉谒礼闱,篇章曾沐汉皇知。无谋静国东归去,羞过商山四老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