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27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

宋代  黄庭坚  

当年游侠成都路,黄犬苍鹰伐狐兔。
二十始肯为儒生,行寻丈人奉巾屦。
千江渺然万山阻,抱衣一囊遍处处。
或持剑挂宰上回,亦有酒罢壶中去。
昨来禅榻寄曲肱,上雨傍风破环堵。
何时鲲化北溟波,好在豹隐南山雾。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翻译及注释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年游侠成都路,
黄犬苍鹰伐狐兔。
二十始肯为儒生,
行寻丈人奉巾屦。
千江渺然万山阻,
抱衣一囊遍处处。
或持剑挂宰上回,
亦有酒罢壶中去。
昨来禅榻寄曲肱,
上雨傍风破环堵。
何时鲲化北溟波,
好在豹隐南山雾。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黄庭坚的游侠经历和对自己学识修养的思考。诗人在游历成都的过程中,不仅以黄犬和苍鹰猎取狐兔,还开始明白二十岁以后应当追求儒学修养。他追随着一位有学问的长者,虽然只是端巾蓑履,却随处搜寻知识。有时他手持剑挂在宰相府门前,有时又饮酒结束一天的辛劳。最近,他在禅榻上靠着曲肱沉思,被上雨和旁边的风所扰。诗人期待着什么时候大鲲会化身北方海洋的波涛,愿意在南山的雾中隐居如豹一般。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黄庭坚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怀。诗中描述了他年轻时的游侠经历,以及他转变为追求儒学的学者的过程。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不论是跟随长者寻求学问,还是在宰相府门前或禅榻上思考。诗人对自然的描绘也富有意境,他期待大鲲化身为北方海洋的波涛,同时又向往南山的雾中隐居。这种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的情感在诗中有所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黄庭坚在游侠岁月和儒学修养之间的转变,以及对自由和追求的追寻。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思想和情感。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fàn xìn zhōng yù jū chóng níng hái yǔ èr shǒu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

dāng nián yóu xiá chéng dū lù, huáng quǎn cāng yīng fá hú tù.
当年游侠成都路,黄犬苍鹰伐狐兔。
èr shí shǐ kěn wèi rú shēng, xíng xún zhàng rén fèng jīn jù.
二十始肯为儒生,行寻丈人奉巾屦。
qiān jiāng miǎo rán wàn shān zǔ, bào yī yī náng biàn chǔ chù.
千江渺然万山阻,抱衣一囊遍处处。
huò chí jiàn guà zǎi shàng huí, yì yǒu jiǔ bà hú zhōng qù.
或持剑挂宰上回,亦有酒罢壶中去。
zuó lái chán tà jì qū gōng, shàng yǔ bàng fēng pò huán dǔ.
昨来禅榻寄曲肱,上雨傍风破环堵。
hé shí kūn huà běi míng bō, hǎo zài bào yǐn nán shān wù.
何时鲲化北溟波,好在豹隐南山雾。


相关内容11: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

写真自赞五首

丁巳宿宝石寺

溪上吟

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戏赠张叔甫
    团扇复团扇,因风托方便。衔泥巢君屋,双燕令人羡。张公子,时相见。张公一生江海客,文章献纳麒......
  • 又和二首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君子履微霜,即知坚......
  • 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
    凌云见桃万事无,我见杏花心亦如。从此华山图籍上,更添潘阆倒骑驴。...
  • 戏赠陈季张
    气清语不凡,郭与陈季优。季子有美质,明月悬高秋。词谈贯百家,炙毂出膏油。放声寄大块,肆情无......
  • 以椰子茶瓶寄德孺二首
    硕果霣林梢,可以代悬匏。携持二十年,煮茗当酒肴。我今御魑魅,学打衲僧包。聊持坚重器,遗我金......
  • 书蔡秀才屏风颂四首
    接人高下但唯唯,笑语相随不作难。此翁胸次有泾渭,事不可处执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