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8

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

宋代  黄庭坚  

海内文章非画师,能回笔力作枯枝。
豫章从小有梁栋,也似郑公双鬓丝。

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翻译及注释

《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第一首:
海内文章非画师,
能回笔力作枯枝。
豫章从小有梁栋,
也似郑公双鬓丝。

第二首:
江头秋色对长亭,
一夜风雨念归程。
牵梦不离诗骨里,
愁云惨淡月光明。

诗意:
这两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和一幅江景画。作者通过枯木和秋色,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情感。诗中也融入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名人的致敬之情。

赏析:
第一首诗以枯木为题材,通过描绘枯枝,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虚无。作者将枯木比作文章,提出了文章的价值不在于华丽的修饰,而在于能够回归真实、表达内在的力量。接着,作者提到自己的家乡豫章,以及郑成功这位历史名人,将枯木与他们相对照,抒发了对家乡和历史人物的敬爱之情。

第二首诗以江头秋色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秋天江景的画面。作者以风雨和愁云来表达离别之情,通过描绘江头的景色,表达了对归程的思念和忧愁。诗中的牵梦不离诗骨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追求,将诗与梦境联系起来,彰显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两首诗词通过对枯木和秋天江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离别情感的思考。同时,诗中融入了对文学创作和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致敬,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艺术追求。

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tí zi zhān sì bì xiǎo shān kū mù èr shǒu
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

hǎi nèi wén zhāng fēi huà shī, néng huí bǐ lì zuò kū zhī.
海内文章非画师,能回笔力作枯枝。
yù zhāng cóng xiǎo yǒu liáng dòng, yě sì zhèng gōng shuāng bìn sī.
豫章从小有梁栋,也似郑公双鬓丝。


相关内容11:

寄题钦之草堂

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题徐氏姑寿安君寿梅亭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

送朱贶中允宰宋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溪上吟
    短生无长期,聊暇日婆娑。出门望高丘,拱木漫春萝。试为省鬼录,不饮死者多。安能如南山,千岁保......
  • 丁巳宿宝石寺
    钟磬秋山静,炉香沉水寒。晴风荡蒙雨,云物尚盘桓。沦茗赤铜椀,笕泉苍烟竿。红榴罅玉房,幺橘委......
  • 写真自赞五首
    或问鲁直似不似,似与不似,是何等语。前乎鲁直,若甲若乙,不可胜纪。後乎鲁直,若甲若乙,不可......
  • 竹枝词二首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 过致政屯田刘公隐庐
    儿时拜公床,眼碧眉紫烟。舍前架茅茨,炉香坐僧禅。女奴煮甖粟,石盆泻机泉。今来扫门巷,竹间翁......
  • 写真自赞五首
    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田夫亦不改其乐,而夫子不谓之能贤,何也。颜渊当首出万物,而奉以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