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昭君墓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常建
2025-07-28

昭君墓

唐代  常建  

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没。
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
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昭君墓作者简介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昭君墓翻译及注释

诗词《昭君墓》出自唐代诗人常建之手,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昭君墓》

汉宫岂不死,
异域伤独没。
万里驮黄金,
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
立马皆不发。
共恨丹青人,
坟上哭明月。

译文:

汉宫的人早已去世,
异域中的人无法理解她的悲伤。
从万里之遥运来的黄金,
她的美丽眉眼却变成了枯骨。
回程的车子在夜色中离开了边塞,
她们骑着马儿默默离去。
大家共同愤恨那些能用画笔表现人物形象的人,
在她的墓上为明亮的月光而哭泣。

诗意:

这首诗以昭君的墓为背景,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悲伤和对她所遭受的不公待遇的愤懑之情。昭君被赐嫁给匈奴王后,跟随匈奴部落生活。她的美貌引起了国内的争斗,她被逐出匈奴王宫,并最终病亡。诗中通过对昭君命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怜悯。

赏析:

该诗情感深沉,寄托了诗人对昭君的哀思和愤怒。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悲怆与痛苦,揭示了昭君命运的悲剧性和不幸的命运。通过对昭君死后的情景描绘,诗人借墓、黄金等象征性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被遗忘的女子,曾经的美貌在异乡变得毫无价值。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画家的不满,认为画家们只会描绘美好而不关心真实的命运。整首诗篇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愤怒和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昭君墓拼音读音参考

zhāo jūn mù
昭君墓

hàn gōng qǐ bù sǐ, yì yù shāng dú méi.
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没。
wàn lǐ tuó huáng jīn, é méi wèi kū gǔ.
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huí chē yè chū sài, lì mǎ jiē bù fā.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
gòng hèn dān qīng rén, fén shàng kū míng yuè.
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相关内容11:

送友生游峡中

凤吹笙曲(一作凤笙篇送别)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赠裴司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空灵山应田叟
    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泊舟问溪口,言语皆......
  • 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已抱沈痼疾,更贻魑......
  • 鞠歌行(以下见《文苑英华
    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黄女持谦齿发高,汉妃恃丽天庭去。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 送范山人归泰山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
  • 渡河到清河作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
  • 春园家宴
    南园春色正相宜,大妇同行少妇随。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