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9-10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唐代  岑参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
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
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
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翻译及注释

诗词中文译文: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杨录事前往潼关任判官,

夫子在方寸之间,秋天天空澄清,江水在闪耀。

站在关西眺望,这里是郡治,治下政务无人能比。

在狭小的房中,地上铺着珍贵的宝箔,夜晚倒下玉缸的酒。

早晨还未喝醉,斜月藏在书房的窗帘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送别杨录事出任潼关判官的作品。诗人以自己为第一人称,描绘了杨录事前往新岗位的场景。

诗中以夫子的形象描述了杨录事的才能和品德,他在狭小的房间里,却展现出宏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秋天的天空澄清,江水闪耀,预示着杨录事走向新的岗位充满希望和光明。

关西是地方治理的中心,诗人称之为郡治,表示其重要性和权威性。诗中提到郡内政务无人能比,又突出了杨录事的能力和才干。

狭小的房间里,铺着宝箔,夜晚倒酒,展现了杨录事生活的奢华和享受,也暗示了他在职位上的荣耀和地位的提升。

诗人在诗末写道,早晨还未喝醉,斜月隐匿在书窗的帘子后。这句话表达了杨录事的杰出之处,不醉不乱,清醒而节制,也展现了他的品格和修养。

整首诗以简练而精确的语言,深情地描绘了杨录事的形象和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杨录事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通过这首诗,诗人也同时传达了对良好政治和清廉官员的赞美和向往。

该诗以朗丽的笔法表现了杨录事的才能和高尚品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雅的语言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丰富的诗意世界。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áng lù shì chōng tóng guān pàn guān dé jiāng zì yī zuò chōng shǐ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fū zǐ fāng cùn lǐ, qiū tiān chéng jì jiāng.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
guān xī wàng dì yī, jùn nèi zhèng wú shuāng.
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
xiá shì xià zhū bó, lián xiāo qīng yù gāng.
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
píng míng yóu wèi zuì, xié yuè yǐn shū chuāng.
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


相关内容11:

上方僧

送姚孙还河中

答崔主簿问,兼简温上人

送秦系赴润州

醉后赠从甥高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
  • 送韦侍御先归京(得宽字)
    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风霜随马去,炎暑为君寒。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先凭报亲友,后月到......
  • 杨固店
    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夜来尝有梦,坠泪缘思归。洛水行欲尽,缑山看渐微。长安只千里,何事信......
  • 登金陵临江驿楼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梁。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然江浦上,忆作捕......
  • 善福寺阁
    残霞照高阁,青山出远林。晴明一登望,潇洒此幽襟。...
  • 咏水精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