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王屋道士赴诏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建
2025-07-19

赠王屋道士赴诏

唐代  王建  

玉皇符诏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
鹤遣院中童子养,鹿凭山下老人看。
法成不怕刀枪利,体实常欺石榻寒。
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

赠王屋道士赴诏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赠王屋道士赴诏翻译及注释

《赠王屋道士赴诏》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皇符诏下天坛,
玳瑁头簪白角冠。
鹤遣院中童子养,
鹿凭山下老人看。
法成不怕刀枪利,
体实常欺石榻寒。
能断世间腥血味,
长生只要一丸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道士应召前往朝廷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道士的仪容和修行,表达了道家修炼长生之道的追求与信念。诗中提到了道士的服饰、养鹤和养鹿的情景,以及道士对世俗利益的超越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道士的形象和心境。首句"玉皇符诏下天坛"表明了道士受到玉皇上帝的御旨,被召至天坛。接着描写了道士的仪容,他头上戴着玳瑁制作的头簪,身穿白色角冠,显示出他的高贵和神圣。

诗中提到鹤和鹿,象征着修行者的纯洁和自然之道。道士在道观中养鹤,这是为了追求纯洁和高尚的修行境界。而鹿凭山下老人看,则表现了道士在山中修行,以自然为师,追求宁静和超脱。

接下来的两句"法成不怕刀枪利,体实常欺石榻寒"表达了道士修行成果的境界。法成指的是道士修炼成功,达到了无畏的境界,不惧刀枪之利。体实常欺石榻寒是指道士修炼已经达到了体内灵气充足的状态,不再感受寒冷。

最后两句"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表达了道士追求长生不老的信念。道士通过修行,能够超越尘世的纷争和凡俗的欲望,达到心灵的净化。他相信只要服食一颗丹药,就能够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道士的形象和修行境界,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越。它展示了道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追求。

赠王屋道士赴诏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wáng wū dào shì fù zhào
赠王屋道士赴诏

yù huáng fú zhào xià tiān tán, dài mào tóu zān bái jiǎo guān.
玉皇符诏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
hè qiǎn yuàn zhōng tóng zǐ yǎng,
鹤遣院中童子养,
lù píng shān xià lǎo rén kàn.
鹿凭山下老人看。
fǎ chéng bù pà dāo qiāng lì, tǐ shí cháng qī shí tà hán.
法成不怕刀枪利,体实常欺石榻寒。
néng duàn shì jiān xīng xuè wèi, cháng shēng zhǐ yào yī wán dān.
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


相关内容11:

题柱国寺

寄汴州令狐相公

镊白

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

赠崔礼驸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潘师房
    渡水傍山寻石壁,白云飞处洞门开。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 裴十六厅即事
    主人能政讼庭闲,帆影云峰户牖间。每到夕阳岚翠近,只言篱障倚前山。...
  • 和蒋学士新授章服
    五色箱中绛服春,笏花成就白鱼新。看宣赐处惊回眼,著谢恩时便称身。瑞草唯承天上露,红鸾不受世......
  • 望行人
    自从江树秋,日日望江楼。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久不开明镜,多应是......
  • 四望驿松
    当初北涧别,直至此庭中。何意闻鞞耳,听君枝上风。...
  • 舟中月明夜闻笛
    浦里移舟候信风,芦花漠漠夜江空。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