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潘师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商
2025-07-24

题潘师房

唐代  刘商  

渡水傍山寻石壁,白云飞处洞门开。
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题潘师房作者简介

刘商,唐代诗人、画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七六六至七七九)间进士。官礼部郎中。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这是他罢庐州合肥县令后所作,约写于大历四五年(769——770)。《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淡《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题潘师房翻译及注释

诗词:《题潘师房》
朝代:唐代
作者:刘商

渡水傍山寻石壁,
白云飞处洞门开。
仙人来往行无迹,
石径春风长绿苔。

中文译文:
我渡过水,来到山边寻找石壁,
白云在飞翔的地方,洞门敞开。
仙人来来往往不留痕迹,
石径上的春风长时间吹拂着绿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水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

首先,诗人描述自己渡水傍山,寻找石壁。这里的渡水可以理解为诗人跨越障碍、超越世俗的行为,具有一种追求卓越、超凡脱俗的精神。山与石壁象征了高峻的境界和坚实的基石,寻找石壁可以理解为在追寻真理、智慧和灵性的过程中。

接着,诗人描绘了白云飞翔的场景,洞门敞开。白云是仙境中常见的景象,象征着纯洁和超脱尘世的境界。洞门敞开则暗示着通往仙境的门径已经打开,等待着诗人的到来。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仙人来往而无迹可寻的奇妙景象,以及石径上长满绿苔的春风。仙人来往无迹,显示了仙境超脱尘世、超越常人的特质,仙境的存在是神秘而不可捉摸的。石径春风长绿苔则表现了仙境的永恒和宁静,绿苔的生长需要长时间的春风滋润,暗示了仙境的长久存在和仙人们的超然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越世俗的追求。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仙境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纯净、超脱和永恒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对人类精神境界的思考和憧憬。

题潘师房拼音读音参考

tí pān shī fáng
题潘师房

dù shuǐ bàng shān xún shí bì, bái yún fēi chù dòng mén kāi.
渡水傍山寻石壁,白云飞处洞门开。
xiān rén lái wǎng xíng wú jī, shí jìng chūn fēng zhǎng lǜ tái.
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相关内容11:

殷秀才求诗

题柱国寺

寄汴州令狐相公

镊白

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裴十六厅即事
    主人能政讼庭闲,帆影云峰户牖间。每到夕阳岚翠近,只言篱障倚前山。...
  • 和蒋学士新授章服
    五色箱中绛服春,笏花成就白鱼新。看宣赐处惊回眼,著谢恩时便称身。瑞草唯承天上露,红鸾不受世......
  • 送迁客二首
    得罪谁人送,来时不到家。白头无侍子,多病向天涯。莽苍凌江水,黄昏见塞花。如今贾谊赋,不漫说......
  • 赠王屋道士赴诏
    玉皇符诏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鹤遣院中童子养,鹿凭山下老人看。法成不怕刀枪利,体实常欺石......
  • 望行人
    自从江树秋,日日望江楼。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久不开明镜,多应是......
  • 四望驿松
    当初北涧别,直至此庭中。何意闻鞞耳,听君枝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