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廌
2025-07-21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

宋代  李廌  

赵括痴儿漫喜兵,他年自料困长平。
将军各有万人敌,下士难先二子鸣。
卢骆杨王何足算,江黄六蓼岂劳征。
英雄少贬虽惭愧,且徇区区月旦评。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作者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翻译及注释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是宋代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赵括痴儿漫喜兵,
他年自料困长平。
将军各有万人敌,
下士难先二子鸣。
卢骆杨王何足算,
江黄六蓼岂劳征。
英雄少贬虽惭愧,
且徇区区月旦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某与鲜于绰元勋的共同约定,一起学习制科(科举考试的一种)。诗中表达了对军事的痴迷和对将来战争的预测,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自己能够参与月旦评(科举考试中的一项)的自豪感。

诗中的"赵括痴儿"指的是赵括,他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痴儿,但对军事非常着迷。"漫喜兵"表达了他对军队的狂热喜爱。"他年自料困长平"意味着作者预测到将来会有战争,而自己也将参与其中。"将军各有万人敌,下士难先二子鸣"表明每个将军都有成千上万的敌人,普通士兵很难在战场上脱颖而出。

"卢骆杨王何足算"指的是卢植、骆阳、杨望和王异等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句话暗示了他们的事迹虽然伟大,但在战争中并不能被完全计算在内。"江黄六蓼岂劳征"是对江淮地区的六蓼人的称赞,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不需要额外征召。

最后两句"英雄少贬虽惭愧,且徇区区月旦评"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自豪感。尽管自己不能与那些英雄相提并论,但仍然愿意竭尽全力参加科举考试,为国家作出贡献。

这首诗词通过对军事和英雄主题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战争的预测和对自己能够参与科举考试的自豪感。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使诗词更具文化内涵和意境。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拼音读音参考

mǒu yǔ xiān yú chuò yuán xūn gòng yuē tóng xí zhì kē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

zhào kuò chī ér màn xǐ bīng, tā nián zì liào kùn cháng píng.
赵括痴儿漫喜兵,他年自料困长平。
jiāng jūn gè yǒu wàn rén dí, xià shì nán xiān èr zi míng.
将军各有万人敌,下士难先二子鸣。
lú luò yáng wáng hé zú suàn, jiāng huáng liù liǎo qǐ láo zhēng.
卢骆杨王何足算,江黄六蓼岂劳征。
yīng xióng shǎo biǎn suī cán kuì, qiě xùn qū qū yuè dàn píng.
英雄少贬虽惭愧,且徇区区月旦评。


相关内容11: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秋郊

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

幼岭

方竹杖和功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贺文潜
    飞腾无那高詹事,犇轶难甘杜拾遗。释梵不为宁顾计,公侯有命郤随宜。且留陈迹来韩愈,不用逢人说......
  • 西郊二首
    红绿相催春事阑,可能无意待人看。不因送客那能出,衰病经年一据鞍。...
  • 临溪桧
    青青弱草阴,犹能荫寒鱼。况乃葱蒨色,百尺映扶疏。月烟含清旷,水气相吹嘘。忽思大明宫,垂杨拂......
  • 蚩蚩
    氓之蚩蚩不足数,四月五月蒙松雨。闭门县榻二十年,不见孺子与文举。...
  • 上林道
    忆昔驱车度函谷,解鞍访古骊山麓。华清虽有亡国恨,绣岭犹存旧时木。无情草木竞争春,不问兴亡自......
  • 对春二首
    一点两点催花雨,章台走马无尘土。少年去老能几时,买笑金钱不须数。高阳酒徒多白发,长安佳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