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松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万里
2025-07-18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松庵

宋代  杨万里  

与花不同色,与竹元同德。
风月偏相寻,携手清凉国。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松庵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松庵翻译及注释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松庵》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花不同色,与竹元同德。
风月偏相寻,携手清凉国。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隐居在南山松庵的王才臣。诗人通过对松庵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诗中提到,松庵与花不同色,与竹却有相同的德性。这表明松庵与花相比,更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与竹一样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诗人还提到,风和月亮都喜欢来到松庵,这是因为松庵的清凉和宁静吸引了它们。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与松庵一同享受这片清凉之地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松庵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松庵与花、竹的对比,展示了松庵的独特之处。松庵与花不同色,说明松庵具有独立的个性和坚韧的品质。与竹元同德,说明松庵与竹一样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松庵的赞美和喜爱。

诗中提到的风月,是指自然界中的风和月亮。诗人说风月偏相寻,说明风和月亮都喜欢来到松庵,这是因为松庵的清凉和宁静吸引了它们。这种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松庵的宜人环境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一句诗词表达了诗人与松庵一同享受这片清凉之地的愿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松庵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松庵拼音读音参考

tí wáng cái chén nán shān yǐn jū liù yǒng sōng ān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松庵

yǔ huā bù tóng sè, yǔ zhú yuán tóng dé.
与花不同色,与竹元同德。
fēng yuè piān xiāng xún, xié shǒu qīng liáng guó.
风月偏相寻,携手清凉国。


相关内容11:

休日晚步二绝句

题太和主簿赵昌父思隐堂

重九前四日,昼睡独觉

秋夕雨余

兰溪双塔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
    有虞有宋双重华,两圣一心民一家。绿针剌水农事起,重华愁早从此始。黄云登场万宝秋,重华对天失......
  • 暮归
    山色偏宜暮,桐声小作秋。人行溪侧畔,天在树梢头。学懒真成懒,知休却得休。遣愁愁不去,愁尽自......
  •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银杏
    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 寄题邹公桥
    吾侪一事辨不曾,邹公一桥了此生。省齐先生三大字,此桥便有千载意。今年天亦与护持,桃花春水不......
  • 晚过侧溪山下
    看山妙处几曾知,落照斜明始觉奇。皱尽衣裳纹欲裂,争先头角远相追。松梢别放六峰出,江底倒将千......
  • 题张以道上舍寒绿轩
    菊芽伏士糁青粟,杞笋傍根埋紫玉。雷声一夜雨一朝,森然迸出如蕨苗。先生饥肠诗作梗,小摘珍芳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