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二惠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6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二惠州

宋代  苏辙  

孤城千室闭重闉,苍莽平川绝四邻。
汉使尘来空极目,沙场雪重欲无春。
羞归应有李都尉,念旧可怜徐舍人。
会逐单于渭桥下,欢呼齐拜属车尘。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二惠州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二惠州翻译及注释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二惠州》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城千室闭重闉,
苍莽平川绝四邻。
汉使尘来空极目,
沙场雪重欲无春。
羞归应有李都尉,
念旧可怜徐舍人。
会逐单于渭桥下,
欢呼齐拜属车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作为使者奉命前往契丹的经历。诗中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他在孤城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战争和离别的感慨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苏辙身处孤城的景象。"孤城千室闭重闉"一句中,"孤城"表达了边塞的寂寥和孤独,"千室闭重闉"则揭示了城门紧闭,防范严密的景象。"苍莽平川绝四邻"一句中,"苍莽平川"形容了广阔而辽远的大地,"绝四邻"则表达了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他在这个孤城中观望汉朝使者的场景。"汉使尘来空极目"一句中,"汉使"指的是代表汉朝的使者,"尘来"意味着他们的到来,"空极目"则表达了他们的远行和远离的感觉。"沙场雪重欲无春"一句中,"沙场雪重"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辛,"欲无春"则表达了希望春天的到来以结束战争的愿望。

在最后的几句中,苏辙表达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他提到了"李都尉"和"徐舍人"这两个人的名字,暗示了他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会逐单于渭桥下,欢呼齐拜属车尘"一句中,"会逐单于"意味着苏辙将在渭桥下与契丹人会面,"欢呼齐拜"则表达了他们对使者的欢迎和尊敬。

整首诗词以淡泊的语言和平实的描写,展现了苏辙作为使者的艰辛和离别的伤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和真切的情感吸引读者,展现了苏辙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二惠州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shǐ qì dān èr shí bā shǒu qí shí èr huì zhōu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二惠州

gū chéng qiān shì bì zhòng yīn, cāng mǎng píng chuān jué sì lín.
孤城千室闭重闉,苍莽平川绝四邻。
hàn shǐ chén lái kōng jí mù, shā chǎng xuě zhòng yù wú chūn.
汉使尘来空极目,沙场雪重欲无春。
xiū guī yīng yǒu lǐ dū wèi, niàn jiù kě lián xú shè rén.
羞归应有李都尉,念旧可怜徐舍人。
huì zhú chán yú wèi qiáo xià, huān hū qí bài shǔ chē chén.
会逐单于渭桥下,欢呼齐拜属车尘。


相关内容11:

寓居二首其二东楼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

和毛君州宅八咏 磨剑池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同陈述古舍人观芍药
    蔼蔼堂西十亩园,晚凉迎步绿阴繁。共惊春去已多日,争看花开最后番。未许狂风催烂熳,故将青幄强......
  • 舟中风雪五绝
    浊醪粗饭不成欢,白浪飞花雪作团。窗外时来一双鸭,沉浮笑我不禁寒。...
  • 和萧刓察推贺族叔司理登科还乡四首
    家声籍籍大江西,临老挥毫捧御题。得意何殊少年乐,还家不惜醉如泥。读尽家藏万卷书,萧然华发宦......
  • 送千之侄西归
    京洛东游岁月深,相逢初喜解微吟,梦中助我生池草,别后同谁饮竹林。文字承家怜女在,风流似舅慰......
  • 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
    声病消磨只古文,诸儒经术斗纷纭。不知旧学都无用,犹把新书强欲分。老病心情愁见敌,少年词气动......
  • 筠州州宅双莲
    录盖红房共一池,一双游女巧追随。镜中比并新壮後,风际携扶欲舞时。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