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冠卿
2025-09-07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宋代  杨冠卿  

饥来讵堪忍,振履商颂歌。
时人不料理,政可著岩阿。
喻龟且曳尾,劝公无渡河。
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作者简介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翻译及注释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秋天的思绪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的“微云淡”描绘了秋天天空的飘渺和晴朗,给人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感觉。而“河汉疏雨滴梧桐”则以细雨点滴打湿了梧桐树叶的形象,表达了秋雨的清凉和温柔。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饥来讵堪忍,振履商颂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希望能够振作起来,用商颂的歌声来唤起人们的意识。

然而,“时人不料理,政可著岩阿”的描写则表达了作者对时人冷漠和政治腐败的失望和痛心。喻龟且曳尾,劝公无渡河”,通过比喻龟的行为,告诫人们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大局,劝人们不要冒险渡过河流。

最后两句“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意味深长地提醒人们不要轻易放弃现有的稳定和安逸,因为一旦失去,也许无法再找回如此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和社会的对比,诗中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和寓意,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拼音读音参考

qiū huái shí shǒu wēi yún dàn hé hàn shū yǔ dī wú tóng wèi yùn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jī lái jù kān rěn, zhèn lǚ shāng sòng gē.
饥来讵堪忍,振履商颂歌。
shí rén bù liào lǐ, zhèng kě zhe yán ā.
时人不料理,政可著岩阿。
yù guī qiě yè wěi, quàn gōng wú dù hé.
喻龟且曳尾,劝公无渡河。
yī zhāo shī jiǎo qù, níng dé cǐ pó suō.
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


相关内容11:

李参政挽诗

甲申岁作

使北宿留盱胎

悲秋

癸丑生朝舟行有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劝农诗
    节物常流转,人情作异同。颇期千载后,宁忍一朝穷。隔叶饶晴哢,游丝罥堕红。老春何足恨,结习本......
  • 乙巳春次中隐先生韵
    密勿筹帷今几春,故山猿鹤尚关情。中书历遍令公考,乐道要从莘野耕。...
  •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
    红尘着脚双鬓斑,折腰五斗真作难。巾车一去不复还,归卧柴桑紫翠间。东篱悠然见南山,欲辩忘言心......
  • 春蚕行
    今年桑叶贱如土,吴蚕戢戢多於鲁。叶底时闻健食声,树头飒飒初来雨。辛勤出火倏三眠,淮拟收功千......
  • 元衍曹居士挽诗
    与物初无竞,安居不用名。平生惟下泽,月旦有南评。岁月惊飘忽,乡闾失老成。联翩先友记,百代许......
  • 适安旅次
    槛蒲行碧瘦,林叶得红深。客子倦长夜,居人催暮砧。风梢窗纸急,月转药栏阴。高枕已无睡,寒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