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著
2025-09-12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

宋代  陈著  

檄便入云山,相逢话晚年。
惯吟茅屋下,时打葛藤前。
应世未圆宽,无人识圣颠。
滔滔儿女境,犹抱颍师弦。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作者简介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翻译及注释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是宋代作家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檄便入云山,
我匆匆地来到云山,
相逢话晚年。
我们相遇,谈论晚年的事宜。

惯吟茅屋下,
我习惯于在茅屋下吟诵,
时打葛藤前。
时常抚弄葛藤前行。

应世未圆宽,
我对社会的应对还未圆满宽广,
无人识圣颠。
没有人能理解我崇高的理想。

滔滔儿女境,
世间的繁华景象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犹抱颍师弦。
我仍然珍惜着我对道德师颍的深情。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追问。作者在茅屋下吟诵,抚弄葛藤前行,表现了对简朴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然而,作者同时也感叹自己对社会的理想还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同与理解。滔滔儿女境的繁华景象与颍师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的失望。整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揭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既有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又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愤。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拼音读音参考

dào xī fēng sì jiàn dì méng suǒ yǔ sēng wū shī yīn cì yùn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

xí biàn rù yún shān, xiāng féng huà wǎn nián.
檄便入云山,相逢话晚年。
guàn yín máo wū xià, shí dǎ gé téng qián.
惯吟茅屋下,时打葛藤前。
yīng shì wèi yuán kuān, wú rén shí shèng diān.
应世未圆宽,无人识圣颠。
tāo tāo ér nǚ jìng, yóu bào yǐng shī xián.
滔滔儿女境,犹抱颍师弦。


相关内容11:

挽董帅干二首

醉中示侄薄

长至日山家偶成

次韵内侄竺稷并示诸儿

次韵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赞前人第四子良汉周岁
    昨见初绷浴露儿,如今又满一年期。山林深处寿高木,薇蕨清风生瑞芝。试取印来如异日,能将字认已......
  • 挽孙大监二首
    忆昨叩溪扃,承闻病莫迎。云山成永诀,胶漆感平生。绋送老无力,薤歌遥寄声。何须闻宿草,未死有......
  • 次韵戴帅初村园杂兴二首
    田不充耕漫垦山,焦劳新做鬓毛斑。牛歌方见平生戚,鱼釜何曾饿死丹。...
  • 次韵石秀叔慈云避席自解
    幽居便合洗城氛,清隐如何及妓裙。横浦名为交佛日,眉山老自爱朝云。逃筵觥罚宁甘受,隔壁钗声想......
  • 送同少野赴华藏寺二首
    絮帽蒙头太白峰,忽然霹雳起虚空。遁庵强出本心退,荼毒高迁好样同。南北云山十年梦,东西浙水一......
  • 到倪庵
    联袂西庵去,行清不厌深。兰芳泛幽谷,松翠引长林。石路傍山甃,涧源何处寻。归途无所有,时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