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文 >杂感(唐·鲍防)释义及解释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21

杂感(唐·鲍防)释义及解释

古诗文 杂感(唐·鲍防)
释义
杂感(唐·鲍防)  
引用典故:天马 鸡不如鹤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一作从)林邑山。
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
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评注
《韵语阳秋》
鲍防《杂感》诗云:“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诗从林邑山。”则当时征求之急,亦可见矣。
《四溟诗话》
鲍防《杂感》诗曰:“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此作托讽不露。
《全唐诗佳句赏析》
①天马:谓异国所进骏马。《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得乌孙马,又得大宛汗血马,名之曰天马。” ②苜蓿: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汉武帝时(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国带回紫苜蓿种子。《史记·大宛列传》:“(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肥饶地。” ③胡人:即指大宛人。大宛,在今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公元前102年大宛降汉,东汉初大宛曾附属于莎车,南北朝时称破洛那。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玄宗改其国号为宁远,并封宗室女为和义公主,嫁给宁远王。《杂感》是一首七言古诗。这两句是说,天下承平日久,边防巩固,外族臣服。天马常以西域引种的苜蓿作为饲料,西北边境的胡人岁岁献上香醇的葡萄酒。诗句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承平之态,助长了唐玄宗的腐化,致使朝政日非,孕育着严重的危机。蕴藉深沉,言在此,意在彼,耐人仔细寻味。


相关内容11:

杂感叠除夕韵寄敬庵(近现代·方守敦)释义及解释

杂感十首(清末近现代初·吕碧城)释义及解释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释义及解释(明·于鉴之)释义及解释

杂感十首(宋·陆游)释义及解释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当代·胡云飞)释义及解释


相关热词搜索:杂感唐鲍防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