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孤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愈
2025-09-08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孤屿

唐代  韩愈  

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
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孤屿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孤屿翻译及注释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孤屿》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游孤屿南,
暮戏孤屿北。
所以孤屿鸟,
与公尽相识。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一个名叫刘给事使君的朋友一同游玩孤屿的情景。诗中的“孤屿”指的是一个孤立的小岛。诗人在清晨与刘给事使君一同去孤屿南部游玩,傍晚则一同回到孤屿的北部继续嬉戏。他们与孤屿上的鸟儿相伴,彼此已经互相熟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孤屿上的欢乐时光。通过“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的写法,诗人将游玩孤屿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们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只是在孤屿南北两端,但这种简单的嬉戏却让他们与孤屿上的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诗人将孤屿上的鸟儿与自己和朋友相比较,表达了他们之间的默契与亲近。孤屿成为了他们的交流纽带,使得他们与自然世界中的鸟儿建立了一种深刻的友谊。这种友谊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孤屿上的相遇成为一种美好的经历。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与朋友在孤屿上的欢乐时光,通过简单的描述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友情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简洁而自然的描写风格是韩愈的特点之一,他善于用简单的词语传达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鼓励人们珍惜与自然界的联系,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孤屿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guó zhōu liú jǐ shì shǐ jūn sān táng xīn tí èr shí yī yǒng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cháo yóu gū yǔ nán, mù xì gū yǔ běi.
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
suǒ yǐ gū yǔ niǎo, yǔ gōng jǐn xiāng shí.
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相关内容11:

山中老僧

红蕉

杂诗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僧澄观
    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构楼架阁切星汉,夸雄斗丽止者谁。僧伽后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
  • 人日城南登高
    初正候才兆,涉七气已弄。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圣朝身不废,佳节古所用。亲交既许来,子妷亦......
  • 游洞灵观
    初访西城礼少君,独行深入洞天云。风吹青桂寒花落,香绕仙坛处处闻。...
  •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知命儒为贵,时中圣所臧。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挺生推豹蔚,遐步仰......
  • 山中秋夜喜周士闲见过
    青山高处上不易,白云深处行亦难。留君不宿对秋月,莫厌山空泉石寒。...
  • 题临泷寺
    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