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长卿
2025-09-12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唐代  刘长卿  

长沙千载后,春草独萋萋。
流水朝将暮,行人东复西。
碑苔几字灭,山木万株齐。
伫立伤今古,相看惜解携。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翻译及注释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刘长卿

长沙千载后,春草独萋萋。
流水朝将暮,行人东复西。
碑苔几字灭,山木万株齐。
伫立伤今古,相看惜解携。

中文译文: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刘长卿

长沙千载后,春草独萋萋。
流水朝将暮,行人东复西。
碑上的苔藓模糊,山中的树木茂密。
我怀念着过去,眼看着要分道扬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刘长卿离开长沙时的场景。长沙是唐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城市,桓王墓是当地的一处历史遗址,而诗中的李纾和张南史则被认为是当地的知名文人。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长沙经过千年之后的情景,春草已经长满了墓地,给人一种荒凉萧瑟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悠长的时间流逝,流水一天天从早到晚地流动,行人也不断地往来东西。

接下来,诗人写到了墓碑上的字已经被苔藓模糊掉了,山中的树木则长得茂密齐整。这里可以看出时间的流逝,人事的更迭,使得曾经的辉煌与壮丽一去不返,只留下了一处荒凉寂寞的墓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伤感之情和不舍之意。他站在这里,回顾着荣光时刻的过去,眼看着要与朋友别离,不禁感慨万分。

这首诗通过描写长沙桓王墓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替的感慨,并流露出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也反映出了长沙发展的历程和时代的变迁。整首诗抒发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拼音读音参考

cháng shā huán wáng mù xià bié lǐ shū zhāng nán shǐ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cháng shā qiān zǎi hòu, chūn cǎo dú qī qī.
长沙千载后,春草独萋萋。
liú shuǐ cháo jiāng mù, xíng rén dōng fù xī.
流水朝将暮,行人东复西。
bēi tái jǐ zì miè, shān mù wàn zhū qí.
碑苔几字灭,山木万株齐。
zhù lì shāng jīn gǔ, xiāng kàn xī jiě xié.
伫立伤今古,相看惜解携。


相关内容11:

诸官游招隐寺

过湖南羊处士别业

段宥厅孤桐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

奉送卢员外之饶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李四仓曹宅夜饮
    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 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北枝未发,因寄杜副端
    何意同根本,开花每后时。应缘去日远,独自发春迟。结实恩难忘,无言恨岂知。年光不可待,空羡向......
  •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窗闻汉宫漏,家识杜......
  • 月下听砧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 奉送裴员外赴上都
    彤襜江上远,万里诏书催。独过浔阳去,空怜潮信回。离心秋草绿,挥手暮帆开。想见秦城路,人看五......
  • 送万大归长沙
    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