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茶陵竹枝歌(十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李东阳
2025-07-18

茶陵竹枝歌(十首)

明代  李东阳  

竹枝  

白纸黄坟野草生,柳烟桐火照清明。
楚娥不识秋千戏,两两沙头接臂行。

茶陵竹枝歌(十首)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茶陵竹枝歌(十首)翻译及注释

《茶陵竹枝歌(十首)》是明代作家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茶陵地区的景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

诗词的中文译文:
白纸黄坟野草生,
柳烟桐火照清明。
楚娥不识秋千戏,
两两沙头接臂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茶陵的景色和人物。第一句“白纸黄坟野草生”,描述了茶陵地区的坟墓,野草茂盛,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第二句“柳烟桐火照清明”,通过描绘柳树的烟雾和桐树的火焰,表达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楚娥不识秋千戏,两两沙头接臂行”描绘了一个场景,楚娥是一个女子的名字,她不认识秋千的游戏,而两两的人们在沙滩上搀扶着走动。这一景象展示了人们的欢乐和互助的精神,也可以理解为人们相互扶持、共同前行的形象。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茶陵地区的风貌和人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感慨。同时,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茶陵竹枝歌(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chá líng zhú zhī gē shí shǒu
茶陵竹枝歌(十首)

bái zhǐ huáng fén yě cǎo shēng, liǔ yān tóng huǒ zhào qīng míng.
白纸黄坟野草生,柳烟桐火照清明。
chǔ é bù shí qiū qiān xì, liǎng liǎng shā tóu jiē bì xíng.
楚娥不识秋千戏,两两沙头接臂行。


相关内容11:

赠新中郭四翁

次韵和王敏仲望祝融峰四首

蕲春听琵琶五首

张宛丘寄衣曲

题四止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韩密学知定州
    闻说公空阅古堂,于今出守似还乡。营开细柳旌旗动,山假胭脂苜蓿长。北俯貔貅瞻玉节,南楼风月寄......
  • 次韵李端叔
    此身萍梗厌漂流,惭寄浔阳江上头。胜景长年关梦寐,轻裘何日返林丘。扶摇莫作扶摇计,朴樕应容朴......
  • 白云庵
    青山为路竹为门,千里江风到此轩,谁把吴王歌管地,一时分付给孤园。...
  • 苦雨喜晴早作散步
    寂历山房久杜门,清晨踏碎碧苔纹。池经宿雨添三尺,花怯春寒瘦一分。满地月凉翻竹露,隔溪风细度......
  • 送毅父弟知衡州
    浮云富贵本无情,出守衡阳地望清。陇亩良田多乐岁,江山秀气入重城。铃齐宴衎茶樽佚,棠荫优游狱......
  • 答诸友
    霜叶吹红鹤影孤,雨苔封绿屐痕疏。风才敲竹便疑客,雁不入山难寄书。自有乾坤心最大,稍无根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