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9-07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

唐代  杜荀鹤  

春天  写雪  

罢郡饶山兴,村家不惜过。
官情随日薄,诗思入秋多。
野兽眠低草,池禽浴动荷。
眼前馀政在,不似有干戈。
快活田翁辈,常言化育时。
纵饶稽岁月,犹说向孙儿。
茅屋梁和节,茶盘果带枝。
相传终不忘,何必立生祠。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

罢去郡中兴旺的山村,村里的家人不舍得离去。官员的心情随着日子的渐渐减少,诗思渐渐增多。野兽在草地上低声眠,池中的禽鸟在荷花中游动。眼前仍然有政治事务在,可无干戈的情景不见了。快活的田翁们说过的俗语,已经化为了培养新时代的言行。即使度过了很多年月,仍会跟孙儿提起。茅屋的梁和门上的横梁,茶盘上带着果实的枝子。相传的事情终究不会忘记,何必去立生祠。

诗意和赏析:

杜荀鹤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罢免官职的官员回到山村生活的情景。诗人以淡定的心态表达了对官职的放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大自然中的生物的描写,突显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同时,诗人也反思了官员的境遇和社会现象,表达了对官场虚华的鄙视和对纯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官场和田园生活之间的思考与抉择,深刻展示了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境与态度。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ú tài shǒu bà jùn shān cūn ǒu tí èr shǒu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

bà jùn ráo shān xìng, cūn jiā bù xī guò.
罢郡饶山兴,村家不惜过。
guān qíng suí rì báo, shī sī rù qiū duō.
官情随日薄,诗思入秋多。
yě shòu mián dī cǎo, chí qín yù dòng hé.
野兽眠低草,池禽浴动荷。
yǎn qián yú zhèng zài, bù shì yǒu gān gē.
眼前馀政在,不似有干戈。
kuài huó tián wēng bèi, cháng yán huà yù shí.
快活田翁辈,常言化育时。
zòng ráo jī suì yuè, yóu shuō xiàng sūn ér.
纵饶稽岁月,犹说向孙儿。
máo wū liáng hé jié, chá pán guǒ dài zhī.
茅屋梁和节,茶盘果带枝。
xiāng chuán zhōng bù wàng, hé bì lì shēng cí.
相传终不忘,何必立生祠。


相关内容11:

题唐兴寺小松

长林山中闻贼退寄孟明府

送僧

上阳宫辞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开元寺门阁
    一登高阁眺清秋,满目风光尽胜游。何处画桡寻绿水,几家鸣笛咽红楼。云山已老应长在,岁月如波只......
  • 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
  • 送项山人归天台
    因话天台归思生,布囊藤杖笑离城。不教日月拘身事,自与烟萝结野情。龙镇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桧鹤......
  • 题著禅师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说空空说得,空得到......
  • 方响歌
    敲金扣石声相凌,遥空冷静天正澄。宝瓶下井辘轳急,小娃弄索伤清冰。穿丝透管音未歇,回风绕指惊......
  • 乱后书事寄同志
    九土如今尽用兵,短戈长戟困书生。思量在世头堪白,画度归山计未成。皇泽正沾新将士,侯门不是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