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喜雍陶秋夜访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姚合
2025-09-04

喜雍陶秋夜访宿

唐代  姚合  

晓立侍炉烟,夜归蓬荜眠。
露华明菊上,萤影灭灯前。
清漏和砧叠,栖禽与叶连。
高人来此宿,为似在山颠。

喜雍陶秋夜访宿作者简介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喜雍陶秋夜访宿翻译及注释

《喜雍陶秋夜访宿》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的宁静和美丽的景色,并借此来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高人的敬佩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早起立在火炉旁,夜归蓬荜上眠床。
露华明亮照菊花,萤火在灯前飞扬。
清澈的漏声和木锤声交织在一起,栖息的鸟儿和落叶相连。
高人们来到这里过夜,就像在山顶上一样。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绘秋夜中的景色来展示宁静、美丽、和谐的感觉。作者用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词句,将清晨的宁静和夜晚的美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火炉、菊花、萤火等物象很好地体现了秋夜的特点,给人一种宁静、凉爽的感觉。诗中的漏声和木锤声、鸟鸣和落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和谐的音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敬佩之情。最后,作者描写了高人们来此宿,仿佛置身于山颠之上,体现了对高人智慧和高尚品质的认同和崇敬。

整首诗词以平淡、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高人的仰慕之情。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秋夜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能从诗中感受到作者对高人智慧和品质的向往。

喜雍陶秋夜访宿拼音读音参考

xǐ yōng táo qiū yè fǎng sù
喜雍陶秋夜访宿

xiǎo lì shì lú yān, yè guī péng bì mián.
晓立侍炉烟,夜归蓬荜眠。
lù huá míng jú shàng, yíng yǐng miè dēng qián.
露华明菊上,萤影灭灯前。
qīng lòu hé zhēn dié, qī qín yǔ yè lián.
清漏和砧叠,栖禽与叶连。
gāo rén lái cǐ sù, wèi shì zài shān diān.
高人来此宿,为似在山颠。


相关内容11:

寄卫拾遗乞酒

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

偶然书怀

会将作崔监东园

县中秋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客游旅怀
    客行无定止,终日路岐间。马为赊来贵,僮缘借得顽。诗书愁触雨,店舍喜逢山。旧业嵩阳下,三年未......
  • 过无可僧院
    忆师眠复起,永夜思迢迢。月下门方掩,林中寺更遥。钟声空下界,池色在清宵。终拟修禅观,窗间卷......
  • 寄贾岛
    漫向城中住,儿童不识钱。瓮头寒绝酒,灶额晓无烟。狂发吟如哭,愁来坐似禅。新诗有几首,旋被世......
  • 过城南僧院
    寺对远山起,幽居仍是师。斜阳通暗隙,残雪落疏篱。松静鹤栖定,廊虚钟尽迟。朝朝趋府吏,来此是......
  • 送李传秀才归宣州
    谢守青山宅,山孤宅亦平。池塘无复见,春草野中生。常日登楼望,今朝送客行。殷勤拂石壁,为我一......
  • 献主文
    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灯烛一般风。不知岁月能多少,犹著麻衣待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