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姚监故居(一作经陆补阙故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方干
2025-07-18

过姚监故居(一作经陆补阙故居)

唐代  方干  

不敢要君徵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
谠言昨叹离天听,新冢今闻入县图。
琴锁坏窗风自触,鹤归乔木月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检点犹逢谏草无。

过姚监故居(一作经陆补阙故居)作者简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过姚监故居(一作经陆补阙故居)翻译及注释

过姚监故居(一作经陆补阙故居)

不敢要君徵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
谠言昨叹离天听,新冢今闻入县图。
琴锁坏窗风自触,鹤归乔木月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检点犹逢谏草无。

诗词中文译文:
来到姚监的故居(也有一种称谓是经陆补阙的故居)。

我不敢要求君王招募我,但我仍然可以事奉君王,实现唐虞时期那样完美的治理。

昨天,我感慨叹息,这些言论犹如离天传来的指示,今天,我听到新的坟墓将入驻县图。

古琴的锁坏了,风自然而然地碰触着窗户,鹤归到了高高的树木上,月亮对它们也无法呼唤。

学习书法的弟子们都去了哪里?审查官僚依然存在,但我却找不到人向他们提出建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经过姚监(另一种说法是经过陆补阙)的故居时的心情和感受。

诗人开始表示自己不敢主动要求君王任命自己,但仍然愿意努力为国家服务,追求治理方法和道德准则,使国家变得像唐虞时期一样完美。

接着,诗人谈及昨天的感慨和叹息,这些言论犹如离天传来的指示,而今天则听到新的坟墓将入驻县图,暗示着新的局势和改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琴、窗、风、鹤和月亮等形象描绘出一种寂寥和孤独的感觉,暗示自己的心境。学书的弟子们都去哪里了?审查官僚虽然依然存在,但诗人无法找到一个人向他们提出建议,这或许也是对时代变迁和现实境况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笔调平淡,语言简练,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充满了哲理和悲壮的气息。

过姚监故居(一作经陆补阙故居)拼音读音参考

guò yáo jiān gù jū yī zuò jīng lù bǔ quē gù jū
过姚监故居(一作经陆补阙故居)

bù gǎn yào jūn zhēng yì qǐ, zhì jūn quán dé shì táng yú.
不敢要君徵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
dǎng yán zuó tàn lí tiān tīng,
谠言昨叹离天听,
xīn zhǒng jīn wén rù xiàn tú.
新冢今闻入县图。
qín suǒ huài chuāng fēng zì chù, hè guī qiáo mù yuè nán hū.
琴锁坏窗风自触,鹤归乔木月难呼。
xué shū dì zǐ hé rén zài, jiǎn diǎn yóu féng jiàn cǎo wú.
学书弟子何人在,检点犹逢谏草无。


相关内容11:

哭王大夫

别喻凫

秋望

处州洞溪

秋夕旅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别所知
    有路有西东,天涯自恨同。却须深酌酒,况不比飘蓬。帆冒新秋雨,鼓传微浪风。闰牵寒气早,何浦值......
  • 陆山人画水
    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
  • 投知
    西望长安路几千,迟回不为别家难。酌量才地心虽动,点检囊装意又阑。自是远人多蹇滞,近来仙榜半......
  • 题盛令新亭
    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偶尝嘉果求枝去,因问名花寄种来。春物诱才归健笔,夜歌牵醉入......
  • 湖南使院遣情送江夏贺侍郎
    云雨一消散,悠悠关复河。俱从泛舟役,遂隔洞庭波。楚水去不尽,秋风今更过。无由得相见,却恨寄......
  • 贻曦上人
    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尘。与师犹得重相见,亦是枯株勉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