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宣一僧正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黄滔
2025-07-19

题宣一僧正院

唐代  黄滔  

五级凌虚塔,三生落发师。
都僧须有托,孤峤遂无期。
井邑焚香待,君侯减俸资。
山衣随叠破,莱骨逐年羸。
茶取寒泉试,松于远涧移。
吾曹来顶手,不合不题诗。

题宣一僧正院翻译及注释

题宣一僧正院

五级凌虚塔,三生落发师。
都僧须有托,孤峤遂无期。
井邑焚香待,君侯减俸资。
山衣随叠破,莱骨逐年羸。
茶取寒泉试,松于远涧移。
吾曹来顶手,不合不题诗。

中文译文:《题宣一僧正院》
五层高耸的虚塔,三世为僧剃发。
作为寺庙僧侣,必须有护持的事物,孤峤敬随缘。
村落庙宇燃香虔诚等待,封建朝廷减少俸禄提供。
山衣随着岁月叠加而破旧,自我修行的身体逐年衰老。
用寒泉泡制的茶品尝,把松饰物移植到远涧中。
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尊敬宣一僧正,不能不写诗来纪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题目为《题宣一僧正院》,诗人黄滔是唐朝的文士,这首诗是为了题写僧人宣一的寺庙而作的。

诗中描述了寺庙的景象和僧人的心境。五层高虚塔辩显庄严,而宣一作为僧人,则是经过了三世的修行才能剃发出家。诗人认为在传教和修行的过程中,寺庙和僧人必然会有一些护持,也需要孤峤指引。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宣一寺庙的现状。村落庙宇焚香虔诚等待着,而封建朝廷却减少了给予僧人的俸禄资助。这种对比表达了封建社会对宗教的压迫和对僧人的悖理待遇。

最后两句写出了僧人自我修行的苦涩和坚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衣逐年衰老,象征着僧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逐渐衰退。他们尝试用茶来滋养身心,试图将松饰物移植到遥远的涧谷中,来满足内心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庙宇和僧人的描写,表达了对僧人修行艰辛的理解和赞颂,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宗教的束缚和压迫。诗中也隐含了作者对僧人的敬佩和对修行境地的向往。

题宣一僧正院拼音读音参考

tí xuān yī sēng zhèng yuàn
题宣一僧正院

wǔ jí líng xū tǎ, sān shēng luò fà shī.
五级凌虚塔,三生落发师。
dōu sēng xū yǒu tuō, gū jiào suì wú qī.
都僧须有托,孤峤遂无期。
jǐng yì fén xiāng dài, jūn hóu jiǎn fèng zī.
井邑焚香待,君侯减俸资。
shān yī suí dié pò, lái gǔ zhú nián léi.
山衣随叠破,莱骨逐年羸。
chá qǔ hán quán shì, sōng yú yuǎn jiàn yí.
茶取寒泉试,松于远涧移。
wú cáo lái dǐng shǒu, bù hé bù tí shī.
吾曹来顶手,不合不题诗。


相关内容11:

催妆

寄贺杜荀鹤及第

忆牡丹

陈情献中丞

题道成上人院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谢主人惠绿酒白鱼
    早起雀声送喜频,白鱼芳酒寄来珍。馨香乍揭春风瓮,拨剌初辞夜雨津。樽阔最宜澄桂液,网疏殊未损......
  • 逢友人
    彼此若飘蓬,二年何所从。帝都秋未入,江馆夜相逢。瘴岭行冲夏,边沙住隔冬。旅愁论未尽,古寺扣......
  • 酬俞钧
    乡书一忝荐延恩,二纪三朝泣省门。虽忝立名经圣鉴,敢期兴咏叠嘉言。莫论蟾月无梯接,大底龙津有......
  • 鬓发
    鬓添华发数茎新,罗雀门前绝故人。减食为缘疏五味,不眠非是守庚申。深园竹绿齐抽笋,古木蛇青自......
  • 忆山中友人
    忆得当年接善邻,苦将闲事强夫君。斗开碧沼分明月,各领青山占白云。近日药方多缮写,旧来诗草半......
  • 句
    只讹些子缘,应耗没多光。(《八月十六夜》)臂鹰健卒悬毡帽,骑马佳人卷画衫。(送周太保赴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