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奉答君实问惮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韩维
2025-09-08

次韵奉答君实问惮

宋代  韩维  

仲尼称无我,老氏贵不仁。
存心一邻虚,去道万由旬。
入俗权立圣,达空安取真。
摩诘非有法,还公本来人。

次韵奉答君实问惮翻译及注释

《次韵奉答君实问惮》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探讨了人性、道德和追求真理的议题。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仲尼称无我,
老氏贵不仁。
存心一邻虚,
去道万由旬。
入俗权立圣,
达空安取真。
摩诘非有法,
还公本来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儒家的传统思想为基础,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首先,仲尼(指孔子)认为自己没有个人私利,强调了无私的重要性;然而老庄(老氏)则认为不追求仁德是一种高贵的境界,暗示了道家的思想。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将自己的心思寄托于虚无之中,超越尘世的万物追求,才能接近道的真理。通过追求虚无,人们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这种观点既融合了道家的追求无为而治的思想,又保持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诗词中的“摩诘非有法,还公本来人”一句也非常有意思。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位供奉的神明,而“摩诘非有法”则意味着摩诘并没有特定的法则可循。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规范和制度的质疑,认为真理和道德并不是通过既定的法则来实现的,而是源于人性本身。作者通过“还公本来人”的句子,强调了人性的本善和本真,追求真理和道德不应依赖于外在的规范和制度,而是在内心深处找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元素,探讨了人性、道德和追求真理的问题。通过表达对世俗和规范的质疑,诗人呼吁人们寻求内心的真实和道德的根源。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语言精练,思想深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作。

次韵奉答君实问惮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fèng dá jūn shí wèn dàn
次韵奉答君实问惮

zhòng ní chēng wú wǒ, lǎo shì guì bù rén.
仲尼称无我,老氏贵不仁。
cún xīn yī lín xū, qù dào wàn yóu xún.
存心一邻虚,去道万由旬。
rù sú quán lì shèng, dá kōng ān qǔ zhēn.
入俗权立圣,达空安取真。
mó jí fēi yǒu fǎ, hái gōng běn lái rén.
摩诘非有法,还公本来人。


相关内容11:

奉和御製会庆殿宴

酬盈祖中散

夫人阁四首

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

吴中怀古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人之淮西
    五里亭前一送君,碧油红旆驻清尘。半轩晚日淮西路,数拍离歌江上春。杜宇有情移别树,野共无主傍......
  • 送人
    野色兼行色,长亭一送君。束书登古路,重茧踏寒云。山过天台小,溪临婺女分。流光须强学,当宁正......
  • 答梁大夫断求息缘以跻高蹠兼简清臣大夫
    人生会有本,本得求自忘。缘来与之俱,源壮流亦长。趋高顾为下,在得良已亡。金仙不吾欺,庄生助......
  • 送苏台守受代归朝
    香案当衙拜凤书,使君旌节下姑苏。宾朋唱和诗千首,耆幼扶携酒百壶。野树遮藏过建业,乱山迎送出......
  • 奉同中道锁宿南宫思宝奎殿前花树子
    曾见芳春二月时,弱枝繁萼动辉辉。难忘绝艳惊心丽,重惜良游与意违。好事几人能载酒,感时今日为......
  • 寄苏子美
    暮登谯城上,延首望东道。春风千里至,远思生怀抱。故人客南楚,素节方自保。黄鹄垂其翼,赤骥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