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贾元镇并问杨似贤谭德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石
2025-09-04

寄贾元镇并问杨似贤谭德称

宋代  李石  

客子推移地,闻鸡敢晏眠。
酒楼春夜雨,柳岸早行天。
龙卧风雷宅,蚕丛绵绣川。
谭杨两州教,记我别时年。

寄贾元镇并问杨似贤谭德称作者简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寄贾元镇并问杨似贤谭德称翻译及注释

《寄贾元镇并问杨似贤谭德称》是宋代诗人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子推移地,闻鸡敢晏眠。
酒楼春夜雨,柳岸早行天。
龙卧风雷宅,蚕丛绵绣川。
谭杨两州教,记我别时年。

诗意: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词。诗人寄情于远方的贾元镇、杨似贤和谭德称三位朋友,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不同的景象和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

赏析:
首句“客子推移地,闻鸡敢晏眠。”以客子(旅人)推移的地方为背景,描绘了作者远离家乡的情景。诗人在异乡,虽然听到晨鸡的报晓声,却不敢再沉睡,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酒楼春夜雨,柳岸早行天。”描述了春夜里酒楼中的雨声,以及早起行走在柳岸的情景。这一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并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寂寞凄凉的氛围。

接着的两句“龙卧风雷宅,蚕丛绵绣川。”通过描绘风雷宅中沉睡的龙和绵延的川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里的龙和川流象征着家乡的壮丽和美好,唤起了作者对家乡的美好回忆。

最后一句“谭杨两州教,记我别时年。”则表达了作者对谭德称和杨似贤两位朋友的思念,并希望他们能够记得与作者的离别时光。这句话意味着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痛苦,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友情的留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打动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寄贾元镇并问杨似贤谭德称拼音读音参考

jì jiǎ yuán zhèn bìng wèn yáng shì xián tán dé chēng
寄贾元镇并问杨似贤谭德称

kè zi tuī yí dì, wén jī gǎn yàn mián.
客子推移地,闻鸡敢晏眠。
jiǔ lóu chūn yè yǔ, liǔ àn zǎo xíng tiān.
酒楼春夜雨,柳岸早行天。
lóng wò fēng léi zhái, cán cóng mián xiù chuān.
龙卧风雷宅,蚕丛绵绣川。
tán yáng liǎng zhōu jiào, jì wǒ bié shí nián.
谭杨两州教,记我别时年。


相关内容11:

公实公衍伯仲相访云木犀再花香橘新摘也并以

送平江守蒋宣卿奉祠归宜兴

后数年登旷远亭用前韵再赋

红梅阁二首

扇子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
    剩引桂枝丛小山,鹜行姑去自余閒。人怀昆玉未当价,花与莱衣相映斑。佳树非烟晓葱郁,幽泉不雨夜......
  • 立春
    青菜青丝白玉盘,西湖回首忆临安。竹篱茅舍逢春日,乐得梅花带雪看。...
  • 沉黎四首
    蜀相披荒垒,唐人拓密林。四川襟带重,六诏雾云深。盐米成民业,珠犀作吏箴。官閒无一事,闭合念......
  • 感事
    指谓名场结净缘,修行随处扩龙天。只今挽下银河水,已污缁尘四十年。...
  • 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老守斋钵自有余,端为吾民忧不足。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
  • 对雪用曾丈韵呈徐丈
    鹤{上敝下毛}偏宜鹤发翁,戏挼杖与儿同。梅梢弄影半窗玉,柳径吹绵三月几。拥户且眠窗未晚,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