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仲并
2025-07-20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

宋代  仲并  

剩引桂枝丛小山,鹜行姑去自余閒。
人怀昆玉未当价,花与莱衣相映斑。
佳树非烟晓葱郁,幽泉不雨夜潺湲。
顿移岩壑山阴道,竞秀争流一席间。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作者简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翻译及注释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是宋代仲并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小山上的桂树丛和自由自在的鹜鸟为主题,流露出作者心中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诗人在小山上发现一簇簇盛开的桂树,受到它们的吸引,似乎忘记了一些琐事,心情变得宁静从容。他看到一只鹜鸟自由自在地飞过,去向不受约束,与他的闲暇时光相呼应。作者感慨人们心中珍视的往往是那些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事物,而桂花与莱衣的相映成趣,使人心生喜悦。

赏析: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桂树丛和鹜鸟的自由,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舒适感。诗人以淡淡的笔墨,将小山上的桂树丛和鹜鸟勾勒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诗中的桂树丛与自由自在的鹜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桂树丛在清晨时分没有炊烟的遮挡,显得格外幽静葱郁;幽泉虽然没有雨水的滋润,但它在夜晚仍然潺湲流动。这些景物的描绘使整首诗词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生命力。

整首诗词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作者通过描绘小山上的景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淡雅宁静的意境。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桂树丛和鹜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宁静从容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读者在阅读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舒适,以及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ào yǒu yì cóng guì xiǎo shān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

shèng yǐn guì zhī cóng xiǎo shān, wù xíng gū qù zì yú xián.
剩引桂枝丛小山,鹜行姑去自余閒。
rén huái kūn yù wèi dāng jià, huā yǔ lái yī xiāng yìng bān.
人怀昆玉未当价,花与莱衣相映斑。
jiā shù fēi yān xiǎo cōng yù, yōu quán bù yǔ yè chán yuán.
佳树非烟晓葱郁,幽泉不雨夜潺湲。
dùn yí yán hè shān yīn dào, jìng xiù zhēng liú yī xí jiān.
顿移岩壑山阴道,竞秀争流一席间。


相关内容11:

游灵岩诗

公实公衍伯仲相访云木犀再花香橘新摘也并以

送平江守蒋宣卿奉祠归宜兴

后数年登旷远亭用前韵再赋

红梅阁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立春
    青菜青丝白玉盘,西湖回首忆临安。竹篱茅舍逢春日,乐得梅花带雪看。...
  • 沉黎四首
    蜀相披荒垒,唐人拓密林。四川襟带重,六诏雾云深。盐米成民业,珠犀作吏箴。官閒无一事,闭合念......
  • 大雨水忧三堰决坏且念吾挺之在病无与共此忧
    君今已作十日病,我去颇觉三秋迟。俸钱不来水破灶,君自不饱我忍饥。...
  • 寄贾元镇并问杨似贤谭德称
    客子推移地,闻鸡敢晏眠。酒楼春夜雨,柳岸早行天。龙卧风雷宅,蚕丛绵绣川。谭杨两州教,记我别......
  • 感事
    指谓名场结净缘,修行随处扩龙天。只今挽下银河水,已污缁尘四十年。...
  • 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老守斋钵自有余,端为吾民忧不足。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