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崔秀才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送崔秀才二首

宋代  梅尧臣  

晨风无定巢,远寄鷡鹩枝。
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
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

送崔秀才二首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崔秀才二首翻译及注释

《送崔秀才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晨风无定巢,
远寄鷡鹩枝。
天寒鼓翼健,
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
翱翔各有时。
今子振衣去,
焉能久迍羁。

中文译文:
清晨的风无定巢,
远寄给鷡鹩的枝条。
天寒时它振翅健壮,
不屑窥视谷物。

大泽上有众多羽族,
各自翱翔有时机。
如今你振衣而去,
怎能久留于羁绊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崔秀才为主题,表达了对他追求自由和远离束缚的祝愿。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风、鷡鹩和大泽上的羽族,展示了自然界中自由飞翔的景象。诗中的鷡鹩象征着追求自由的人,而大泽上的羽族则代表着各自追求自由的个体。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崔秀才追求自由的理解和支持。

诗中的“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一句,描绘了鷡鹩在寒冷的天气中振翅飞翔,不屑于窥视谷物,表达了追求自由的决心和坚韧。而“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一句,则展示了大自然中众多羽族各自翱翔的景象,强调了每个个体都有自己追求自由的时机和方式。

最后两句“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表达了诗人对崔秀才的祝福和鼓励,希望他能够振衣而去,追求自由,不被束缚和羁绊所困。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追求自由的人的赞美和祝愿。

送崔秀才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cuī xiù cái èr shǒu
送崔秀才二首

chén fēng wú dìng cháo, yuǎn jì wú liáo zhī.
晨风无定巢,远寄鷡鹩枝。
tiān hán gǔ yì jiàn, lì shí níng suǒ kuī.
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
dà zé duō qún yǔ, áo xiáng gè yǒu shí.
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
jīn zi zhèn yī qù, yān néng jiǔ zhūn jī.
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


相关内容11:

送邵郎中知潭州

又平律一首

戏酬高员外鲫鱼

思远寄师厚

依韵和睢阳杜相公答蔡君谟新体飞草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李南玉
    小人贫於资,君子贫於时。小人富於货,君子富於辞。贫虽同寒饥,富不同路岐。彼富殁则已,此富名......
  • 依韵和武平九月十五日夜北楼望太湖
    东吴临海若,看月上青冥。河汉微分练,星辰淡布萤。细烟沈远水,重露裛空庭。孤坐饶清兴,惟将影......
  • 水次髑髅
    不知谁氏子,枯首在沙洲。肉化乌鸢腹,肢残波浪头。曾闻南面乐,宁有九原愁。厚葬不为贵,汉官其......
  • 卧羊山
    乱石若群羊,缘岗卧斜日。曾非左慈化,更想初平叱。无膻穴蚁去,有乳寒泉出。谁忆濡陵原,累累冢......
  • 春鸠
    鸣鸠识阴晦,聒聒雌逐雄。鹊巢汝得共,可蔽雨与风。春物况不晚,杏萼已半红。试看池馆间,燕雀随......
  • 尹阳尉耿传惠新栗
    金行气已劲,霜实繁林梢。尺素走下隶,一奁来远郊。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野人寒斋会,山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