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黄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4

黄雀

宋代  黄庭坚  

牛大垂天且割烹,细微黄雀莫贪生。
头颅虽复行万里,犹和盐梅傅说羹。

黄雀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黄雀翻译及注释

《黄雀》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牛大垂天且割烹,
细微黄雀莫贪生。
头颅虽复行万里,
犹和盐梅傅说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人以牛和黄雀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生死的思考。诗人告诫黄雀不要贪恋短暂的生命,而要明白生死无常,顺应自然规律。诗人自比头颅行走万里,即使结局不可避免,也愿意像盐梅调味羹汤一样,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来丰富人生。

赏析:
1. 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牛和黄雀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生死的深刻思考。牛大垂天,形象地描绘了牛的巨大和力量,暗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黄雀则代表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诗人劝告黄雀不要贪恋生命的片刻欢愉,而要顺应自然的安排。

2. 生死观和豁达态度:诗人以自己的头颅行走万里,表达了对生命的看淡和豁达。诗人明白生死是无法逃避的,但他并不沮丧或绝望,而是愿意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贡献于他人,像盐梅调味羹汤一样,为人生增添一份丰富和美好。

3. 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诗人通过描述牛和黄雀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顺应自然的重要性。牛大垂天暗示了自然的巨大力量,而黄雀则代表了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这些形象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贪恋短暂的欢愉,以及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死的无常。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牛和黄雀的比喻,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领悟。诗人以自己的头颅行万里,表达了一种豁达和无畏的态度,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这首诗词饱含着哲理和智慧,启示人们要珍惜生命,顺应自然,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死的真相。

黄雀拼音读音参考

huáng què
黄雀

niú dà chuí tiān qiě gē pēng, xì wēi huáng què mò tān shēng.
牛大垂天且割烹,细微黄雀莫贪生。
tóu lú suī fù xíng wàn lǐ, yóu hé yán méi fù shuō gēng.
头颅虽复行万里,犹和盐梅傅说羹。


相关内容11:

次韵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

题画鹅雁二首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

题永首座庵颂

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伯时画顿尘马
    竹头抢地风不举,文书堆案睡自语。忽看高马顿风尘,亦思归家洗袍袴。...
  • 秋声轩
    谁居空闲扇橐龠,情与无情并时作。是声皆自根极来,更莫辛勤问南郭。...
  • 赠别李端叔
    我观江南山,如目不受垢。忆食江南薇,子独于我厚。在北思江山,如怀冰雪颜。千峰上云雨,岑绝何......
  • 题老鹤万里心
    仙人驾飞骑,朝会白云衢。老骥不伏乘,清唳彻九虚。野田篁竹底,毰毸伴鸡凫。时因长风起,犹欲试......
  • 仰山简和尚真赞
    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禅而十方清净。不学而文理井井,不吏而施於有政。寿八十余,阅人三世。孝於塔......
  • 玉京轩
    苍山其下白玉京,五城十二楼,郁仪结邻常杲杲。紫云黄雾鏁玄关,雷驱不祥电挥扫。上有千年来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