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8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宋代  黄庭坚  

圣莫如东家,长年困行路。
公养为淹留,岂不以食故。
林薄鸟迁巢,水寒鱼不聚。
孤士似无家,转蓬何由住。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翻译及注释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莫如东家,
长年困行路。
公养为淹留,
岂不以食故。
林薄鸟迁巢,
水寒鱼不聚。
孤士似无家,
转蓬何由住。

诗意:
诗词表达了诗人黄庭坚的思乡之情和流亡生活的辛酸。诗人以自身为例,表达了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境况。他称自己为"孤士",形容自己像是无家可归的飘萍,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安定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心境和身世。诗人黄庭坚通过描写自己在异乡的困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安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圣莫如东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向往之情,将故乡视为至高无上的圣地。"长年困行路"一句,揭示了诗人流亡漂泊的艰辛和不安定的生活状态。"公养为淹留,岂不以食故",表达了诗人因为食物而长期滞留在他乡,生活困顿。"林薄鸟迁巢,水寒鱼不聚",通过描绘鸟儿和鱼儿离开荒凉的环境,展示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境遇。最后一句"孤士似无家,转蓬何由住",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无家可归的无助和困境。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用意深远。通过对流亡生活的描写,诗人黄庭坚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抨击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艰难的现实。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归属感、家园情怀和社会关怀的思索。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cháo yuán zhōng xī guī shí shǒu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shèng mò rú dōng jiā, cháng nián kùn xíng lù.
圣莫如东家,长年困行路。
gōng yǎng wèi yān liú, qǐ bù yǐ shí gù.
公养为淹留,岂不以食故。
lín báo niǎo qiān cháo, shuǐ hán yú bù jù.
林薄鸟迁巢,水寒鱼不聚。
gū shì shì wú jiā, zhuǎn péng hé yóu zhù.
孤士似无家,转蓬何由住。


相关内容11: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次韵高子勉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摧藏褫冠冕,寂寞归丘园。一瓢俱好学,伯仲吹篪埙。正以此易彼,高车择朱门。得失固有在,难为欲......
  •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邑下羹不和,幕中往调护。纷争非士则,各使捐细故。颇忆郗参车,能令公喜怒。应知鞅掌车,历尽崔......
  • 木兰花令
    庾郎三九常安乐。使有万钱无处著。徐熙小鸭水边花,明月清风都占却。朱颜老尽心如昨。万事休休休......
  • 定风波 次高左藏使君韵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
  • 画堂春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馀芳草斜阳。杏花零乱燕泥香。睡损红妆。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
  •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死者已死黄雾中,三事不数两苏公。岂谓高才难驾御,空归万里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