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0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

唐代  白居易  

石榴花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
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翻译及注释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中,白居易表达了思念之情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白居易与元九一同往来的情景,但他们相见的时间不同,因此无法相互交流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他们经过关门三四里的地方,但却没有看见榴花开放,也没有看见元九的诗作。这个情景很好地体现了两人思念对方的心情。

诗意深沉而凄美,通过描绘往来与朋友的不同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榴花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希望,而它没有出现在两人相聚的场景中,暗示了他们的相聚无望,增加了诗中的哀愁和无助感。

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体现唐代文学的典型特色,白居易以简洁而富有感情的笔触,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诗中的描绘细腻而生动,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凄美的文字描绘了作者思念朋友的心情,揭示了他内心孤独和无奈的感受。同时,诗中所运用的比喻手法也使其形象生动,寓意深远。《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是一首感人的诗歌作品,表达了人类情感中普遍存在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拼音读音参考

wǔ guān nán jiàn yuán jiǔ tí shān shí liú huā jiàn jì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

wǎng lái tóng lù bù tóng shí, qián hòu xiāng sī liǎng bù zhī.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
xíng guò guān mén sān sì lǐ, liú huā bú jiàn jiàn jūn shī.
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相关内容11:

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秦吉了-哀冤民也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

摩多楼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 赠农人
    劝尔勤耕田,盈尔仓中粟。劝尔伐桑株,减尔身上服。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绿。狂飙一入林,万叶不......
  • 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
    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云归嵩之阳,身寄江......
  • 首夏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天和遗漏处,而我独......
  •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
  • 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