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走马引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贺
2025-09-10

走马引

唐代  李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走马引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走马引翻译及注释

《走马引》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诗意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离乡背井的剑客的心情和态度。诗人自称为"襄阳走马客",意指他在襄阳地区行走的剑客。他的剑锋如同能够切断云霞,形容剑的锋利。他离开故乡,寻求更广阔的天地和冒险,表达了他旺盛的斗志和豪情。诗中表达了剑客对剑的钟爱和自豪,他认为剑是一种象征力量和荣耀的武器。诗人认为早晨时剑的花纹清晰可见,而傍晚时剑的光芒则显得冷淡无光,暗示了剑客所经历的艰辛和不同境遇带来的变化。最后两句表达了剑客对于持剑向人的技艺游刃有余,但对于身体的养护却不甚了解。

赏析:
《走马引》通过对剑客的心境描绘,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豪放主义和个性张扬的风格。诗中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对剑的描写,凸显了剑客的自豪和对剑的钟爱。诗中的"走马引"象征着剑客在行走间所引发的喜悦和意气风发的心情。诗人以简洁而犀利的语言表达了剑客的情感和态度,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对生活的感慨和深思。

此外,诗中的剑花和剑光的对比,以及对持剑技艺和身体养护的区分,暗示了剑客的经历和成长,有一种深层次的内涵。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剑客的形象和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走马引》是一首充满力量和张扬个性的诗词,通过剑客的形象塑造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李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诗人个性的鲜明特点。

走马引拼音读音参考

zǒu mǎ yǐn
走马引

wǒ yǒu cí xiāng jiàn, yù fēng kān jié yún.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xiāng yáng zǒu mǎ kè, yì qì zì shēng chūn.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cháo xián jiàn huā jìng, mù xián jiàn guāng lěng.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néng chí jiàn xiàng rén, bù jiě chí zhào shēn.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相关内容11:

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

摩多楼子

赠毛仙翁

观放鱼歌

赠熊士登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
  • 首夏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天和遗漏处,而我独......
  •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 喜王起侍郎放牒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
  • 省试行不由径
    田里有微径,贤人不复行。孰知求捷步,又恐异端成。从易众所欲,安邪患亦生。谁能达天道,共此竞......
  • 古兴
    越欧百炼时,楚卞三泣地。二宝无人识,千龄皆弃置。空岩起白虹,古狱生紫气。安得命世客,直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