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原父扬州六题·竹西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欧阳修
2025-09-07

和原父扬州六题·竹西亭}

宋代  欧阳修  

十里楼台歌吹繁,扬州无复似当年。
古来兴废皆如此,徒使登临一慨然。

和原父扬州六题·竹西亭}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和原父扬州六题·竹西亭}翻译及注释

《和原父扬州六题·竹西亭》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扬州的变迁和作者对此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里楼台歌吹繁,
扬州无复似当年。
古来兴废皆如此,
徒使登临一慨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扬州为背景,通过描绘十里楼台歌吹繁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日繁荣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首句“十里楼台歌吹繁”描绘了扬州昔日的繁华景象,楼台上歌声和乐器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里的“十里楼台”是指扬州城内高楼大厦林立的景象,形容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接着,诗人写道“扬州无复似当年”,表达了对扬州现状的失望和对过去繁荣的怀念。扬州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繁华,景象已经发生了变化。

下一句“古来兴废皆如此”表明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历史上的兴盛和衰落都是如此,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永远保持繁荣。

最后一句“徒使登临一慨然”表达了作者在登临高楼远眺时的感慨之情。作者站在高处,俯瞰着扬州的变迁,心中不禁感叹。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思熟虑,认识到人们对于兴盛和衰落的感慨往往只是一时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扬州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荣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兴盛和衰落是历史的常态,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同时也要对历史保持深刻的认识。

和原父扬州六题·竹西亭}拼音读音参考

hé yuán fù yáng zhōu liù tí zhú xī tíng
和原父扬州六题·竹西亭}

shí lǐ lóu tái gē chuī fán, yáng zhōu wú fù shì dāng nián.
十里楼台歌吹繁,扬州无复似当年。
gǔ lái xīng fèi jiē rú cǐ, tú shǐ dēng lín yī kǎi rán.
古来兴废皆如此,徒使登临一慨然。


相关内容11:

和刘原父从幸後苑观稻呈讲筵诸公

寄张至秘校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鱼罾

读山海经图

送任处士归太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晴书事
    莫笑青州太守顽,三齐人物旧安闲。晴明风日家家柳,高下楼台处处山。嘉客但当倾美酒,青春终不换......
  • 寄题嵩巫亭
    平地烟霄向此分,绣楣丹槛照清芬。风帘春卷秋空碧,剩见西山数岭云。...
  •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晚登菩提上方
    野色混晴岚,苍茫辨烟树。行人下山道,犹向都门去。...
  • 鸣鸠
    天将阴,鸣鸠逐妇鸣中林,鸠妇怒啼无好音。天雨止,鸠呼妇归鸣且喜,妇不亟归呼不已。逐之其去恨......
  • 三桥诗·右望佳
    轻舟转孤屿,幽蒲漾平波。回看望佳处,归路逐鱼歌。...
  • 楚泽
    宿莽湘累怨,幽兰楚俗谣。紫屏空自老,翠被岂能招。欲就苍梧诉,愁迷澧浦遥。哀猿羌昼晦,悲鴃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