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莘
2025-07-19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宋代  汪莘  

下帘读易有深功,一炷清香过日中。
赤帝元来协青帝,南风初至似东风。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翻译及注释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是宋代汪莘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夏之交,风雨交织,耳目之间所触及的景象随处可见。读易经下帘,颇有深奥的功效,一炷香燃烧至日正午。赤帝(太阳)原本与青帝(东方神)相辅相成,南风初至仿佛东风吹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夏之交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作者通过下帘读易经,寻求心灵深处的启迪与修炼。同时,他感受到风雨交加的气息,以及南风初至所带来的东风的迹象。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诗词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夏之交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通过下帘读易经一事,体现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赤帝"和"青帝"的形象,表达了太阳和东方神之间的协调与互补关系,以及南风初至所带来的春季的到来。整首诗词以简短的语句表达了丰富的意境,给人以留白和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对于自然界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xià zhī jiāo fēng yǔ mí jiān ěr mù suǒ chù jí shì shí jué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xià lián dú yì yǒu shēn gōng, yī zhù qīng xiāng guò rì zhōng.
下帘读易有深功,一炷清香过日中。
chì dì yuán lái xié qīng dì, nán fēng chū zhì shì dōng fēng.
赤帝元来协青帝,南风初至似东风。


相关内容11:

四月十二日携家如钱塘二十二日过湖至九里松

赠瑞鹿莹老化缘铸钟

剡豀舟中

读王德甫文卷因送省试

送叶路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宋仲方游吴袖文索诗为别
    九曲弦歌满巷传,儒林声价有谁先。昔怜少学随翁久,今喜新文信汝贤。删后画前元未圣,南花北叶定......
  • 送赵几道邵武司户
    无滩秋水平,有句官曹清。杨柳欲落尽,菊花愁晚生。书多前益智,文古后垂名。功到阔深处,天教勤......
  • 送胡衍道
    庭松雪外青,槛梅冰里白。正堪频把玩,何忍骤离拆。我老如蜕蝉,随叶飘重泉。欣君整佩出,直上穹......
  • 余泛舟不能具舫创为隆蓬加牖户焉
    虽然一桨匆匆去,也要身宽对好山。新拗蓬窗高似屋,诸峰献状住中间。...
  • 赋董季兴玩书岩
    玩书岩里刻成真,水帘花鬘春复春。一朝敛策去何所,来者对之如古人。美哉骨清神亦爽,西瞻匡庐乐......
  • 幽赏
    禅房里花窠,静与水石会。春禽更语默,夏日递明晦。纷然众窍殊,趺坐凛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