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画廿四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唐寅
2025-07-28

题画廿四首

明代  唐寅  

芦苇萧萧野渚秋,满蓑风雨独归舟。
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波处处愁。

题画廿四首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题画廿四首翻译及注释

《题画廿四首》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个风雨交加的环境中独自归舟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一种凄凉和忧愁的情感,同时也蕴含了人生的哲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芦苇在野渚上萧萧地摇曳,独自一人穿着蓑衣,在风雨中归舟。请不要嫌弃这个地方的风浪恶劣,每个地方都有风浪,每个地方都有忧愁。

诗词通过描绘芦苇萧萧的声音和野渚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芦苇的摇曳声与诗人孤独的归舟形成了对比,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蓑衣是一种用来抵御风雨的外衣,它象征着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和勇气。

诗词的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嫌弃这个地方的风浪恶劣,因为无论在哪里,都会遇到艰难和困扰。这种风浪和忧愁实际上是普遍存在的,无处可逃。诗人的表达中透露出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词以简约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色,并通过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诗人以此表达了他对人生困境和命运的独特见解,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共鸣。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感觉,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题画廿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tí huà niàn sì shǒu
题画廿四首

lú wěi xiāo xiāo yě zhǔ qiū, mǎn suō fēng yǔ dú guī zhōu.
芦苇萧萧野渚秋,满蓑风雨独归舟。
mò xián cǐ dì fēng bō è, chǔ chù fēng bō chǔ chù chóu.
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波处处愁。


相关内容11:

再用前韵(二首)

旅兴(四十首)

短歌行

山水图

杂诗(三十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招隐(五首)
    有客款我庐,身披紫云袍。鸣驺列前后,从者皆俊髦。坐我蓬荜下,向我谈伊皋。手斡北斗魁,足踏东......
  • 题画九首
    松间草阁依岩开,阁下幽花绕露台。谁叩荆扉惊鹤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 金阊送别图
    金阊杨柳麦尘丝,又送吾儿上路岐。若到长安见知己,为言贫甚转工诗。...
  • 感时述事(十首)
    天王有万国,抚治不能遍。百僚分所司,控制倚方面。旬宣贵浃洽,付托属隆眷。易置苟无恒,勤怠朝......
  • 吾趋唐寅自述不惑之齿于桃花庵,画并书
    鱼羹稻衲好终身,弹指流年到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僧房一局金藤着,野店三杯石......
  • 次韵和石末公悲红树
    霜与秋林作锦帏,一朝霜重却全稀。坐看绝艳成尘土,应寤浮华是祸机。惊鹊月明难自定,穷猿岁暮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