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陈处士幽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温庭筠
2025-09-13

题陈处士幽居

唐代  温庭筠  

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疏。
雨后苔侵井,霜来叶满渠。
闲看镜湖画,秋得越僧书。
若待前溪月,谁人伴钓鱼。

题陈处士幽居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题陈处士幽居翻译及注释

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疏。
雨后苔侵井,霜来叶满渠。
闲看镜湖画,秋得越僧书。
若待前溪月,谁人伴钓鱼。

诗词中文译文:

离开尘埃的客人,我高枕着自由宁静。
雨后青苔侵入井中,霜降叶满渠边。
闲来观赏镜湖画卷,秋天能得到越僧的书。
若是等待前溪的月亮,又有谁能陪我一起钓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温庭筠远离尘嚣的幽居生活。

第一句“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疏”表示诗人远离尘嚣,安静地居住在松轩之间,享受着宁静自在的生活。

第二句“雨后苔侵井,霜来叶满渠”描绘了诗人幽居之地的景象,雨后青苔侵入井中,霜降叶子充满了水渠,显示出幽静的环境。

第三句“闲看镜湖画,秋得越僧书”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欣赏湖泊画卷,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秋天能够得到来自越僧的书籍,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思索与感悟。

最后一句“若待前溪月,谁人伴钓鱼”表达了诗人渴望在前溪看月亮的同时,也希望有人能陪他一起欣赏月亮和钓鱼,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际交往和友情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追求。这首诗在唐代的诗词中独具一格,表达了一种跳脱尘世、追求自由的情感。

题陈处士幽居拼音读音参考

tí chén chǔ shì yōu jū
题陈处士幽居

sōng xuān chén wài kè, gāo zhěn zì xiāo shū.
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疏。
yǔ hòu tái qīn jǐng, shuāng lái yè mǎn qú.
雨后苔侵井,霜来叶满渠。
xián kàn jìng hú huà, qiū dé yuè sēng shū.
闲看镜湖画,秋得越僧书。
ruò dài qián xī yuè, shuí rén bàn diào yú.
若待前溪月,谁人伴钓鱼。


相关内容11:

山中夜坐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苑中题友人林亭

春日南游寄浙东许同年

送许棠归泾县作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供奉喻炼师归天目山
    承恩虽内殿,得道本深山。举世相看老,孤峰独自还。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绝顶无人住,双峰是......
  • 喜友人厉图南及第
    相忧过己切,相贺似身荣。心达无前后,神交共死生。承家吾子事,登第世人情。未有通儒术,明时道......
  • 送厉图南往荆州觐伯
    云水入荆湘,古来鱼鸟乡。故关重隔远,春日独行长。山溜含清韵,江雷吐夜光。郡中词客会,游子更......
  • 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公明太玄经)
    花竹有薄埃,嘉游集上才。白蘋安石渚,红叶子云台。朱户雀罗设,黄门驭骑来。不知淮水浊,丹藕为......
  • 送友人下第归感怀
    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
  • 正见寺晓别生公
    清晓盥秋水,高窗留夕阴。初阳到古寺,宿鸟起寒林。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灵山缘未绝,他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