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酬王相公见赠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27

酬王相公见赠

唐代  贯休  

孤拙将来岂偶然,不能为漏滴青莲。
一从麟笔题墙后,常只冥心古像前。
九德陶熔空有迹,六窗清净始通禅。
今朝幸捧琼瑶赠,始见玄中更有玄。

酬王相公见赠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酬王相公见赠翻译及注释

酬王相公见赠

孤拙将来岂偶然,
不能为漏滴青莲。
一从麟笔题墙后,
常只冥心古像前。
九德陶熔空有迹,
六窗清净始通禅。
今朝幸捧琼瑶赠,
始见玄中更有玄。

中文译文:

回答王相公的赠诗

孤拙的才华将来怎么可能偶然获得,
不能比拟于漏落在青莲上的水滴。
自从麟笔在墙上题写之后,
我常常只专注地面对古代的佛像。
九重功德已经融入我的人生,虽然无法察觉,
六扇窗户澄澈清净,开始通向禅定的境地。
今天我有幸捧起您赠予的珍贵礼物,
才真正看到其中更深层的玄妙之处。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贯休的作品,是作为回答王相公赠诗的回赠之作。诗中通过自己的生活和修行经历,表达了对王相公慷慨赠予的礼物的感激之情,并对其中的深意有所触动。

诗的开头以自谦和谦虚之辞,表达了孤拙才华将来的定位,并以比喻的手法将自己与青莲上的水滴进行对比,强调了自己对王相公的赠予的珍贵礼物的不敢轻易比拟。

接下来,诗人转折提到自己在墙上题写麟笔之后的情景,他常常专注地面对古代的佛像,通过此处描写展现了自己的修行态度以及对佛法的瞻仰之心。

然后,诗人提到了自己的九德陶熔以及六窗清净,窗户通向禅定之境,表达了他在修行中的进展和对禅宗的理解。

最后,诗人感激地说自己幸运地捧起了王相公赠予的琼瑶,才真正看到其中更深层的玄妙之处。这一句是整首诗的高潮之处,表达了对王相公赠予的礼物的珍视和对其中玄妙之意的领悟。

整首诗以谦虚自谦的语气表达了对王相公的感激之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和修行的真诚追求,以及对玄妙之理的探索。并通过对琼瑶的赞叹,表达了对王相公所赐礼物中深层意义的理解与赞美。

酬王相公见赠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wáng xiàng gōng jiàn zèng
酬王相公见赠

gū zhuō jiāng lái qǐ ǒu rán, bù néng wéi lòu dī qīng lián.
孤拙将来岂偶然,不能为漏滴青莲。
yī cóng lín bǐ tí qiáng hòu,
一从麟笔题墙后,
cháng zhǐ míng xīn gǔ xiàng qián.
常只冥心古像前。
jiǔ dé táo róng kōng yǒu jī, liù chuāng qīng jìng shǐ tōng chán.
九德陶熔空有迹,六窗清净始通禅。
jīn zhāo xìng pěng qióng yáo zèng, shǐ jiàn xuán zhōng gèng yǒu xuán.
今朝幸捧琼瑶赠,始见玄中更有玄。


相关内容11:

题明公房

期友人

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

寄信州张使君

池上感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郑谷郎中
    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曾沐星郎许,终惭是......
  • 夏满日偶作寄孙支使(其年闰五月)
    一百二十日,煎熬几不胜。忆归沧海寺,冷倚翠崖棱。旧扇犹操执,新秋更郁蒸。何当见凉月,拥衲访......
  • 示诸侄
    莫问年将朽,加餐已不多。形容浑瘦削,行止强牵拖。死也何忧恼,生而有咏歌。侯门终谢去,却扫旧......
  • 寻阳道中作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欲向南朝去,诗僧有......
  • 勉诗僧
    莫把毛生刺,低佪谒李膺。须防知佛者,解笑爱名僧。道性宜如水,诗情合似冰。还同莲社客,联唱绕......
  • 夜次湘阴
    风涛出洞庭,帆影入澄清。何处惊鸿起,孤舟趁月行。时难多战地,野阔绝春耕。骨肉知存否,林园近......